时间: 2025-05-09 00: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47
娇云弄暖。马上春衫换。不似去年正月半。人在画乌亭畔。垂杨巷陌人家。鞦韆红索低斜。全是清明风景,粉墙祇欠梨花。
温暖的春云轻轻摇曳,骑在马上换上了春天的衣衫。与去年的正月半相比,景象截然不同。此时,人们在那画乌亭旁边,垂杨掩映,巷陌上家家户户。秋千的红绳低低斜斜,尽是清明时节的美景,只是粉墙旁边还缺少了梨花的点缀。
“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祭祖扫墓的时节,诗中提到的“清明风景”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前后,作者在平遥道上行走,目睹春日的美景,感慨万千,因而写下此诗。
《清平乐 平遥道中》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以“娇云弄暖”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息,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马上春衫换”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欢呼,衣衫的更换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更新。
“人在画乌亭畔”一句则将视线转向人们的活动,画乌亭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场所,显示出春日游玩的乐趣。接下来的“垂杨巷陌人家”,以垂柳作为背景,描绘出春天特有的柔美气息,巷陌中的人家则增添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鞦韆红索低斜”一句,秋千的出现不仅仅是儿童游乐的象征,更代表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全是清明风景,粉墙祇欠梨花”,以“清明”作为时令的指向,点明了时节的特殊意义,同时“粉墙”与“梨花”的对比则体现出春天的完整与缺憾,使得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日气息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温暖、明媚的春日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娇云”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云彩
B. 夏天的云彩
C. 冬天的云彩
D. 秋天的云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秋千的红绳低斜”表现了___的情景。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秋天的景象展开。
(对/错)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观察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的差异。樊增祥的诗词更显轻快、愉悦,而杜甫的则多了一份沉重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