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介甫归偶成》

时间: 2025-05-01 14:24:07

诗句

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

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

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4:07

原文展示:

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结交朋友时说没有嫌隙,希望忠告能有所补益。直言不讳难道不是难事吗?但尽心尽力地说出真话却常常遭遇误解。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常常如此,那么还有谁能与之畅谈呢?

注释:

  • 结交:指结交朋友。
  • 嫌:嫌隙,矛盾。
  • 忠告:真诚的劝告。
  • 期:希望。
  • 补:补益,帮助。
  • 直道:直言不讳。
  • 讵:岂,难道。
  • 迕:违背,误解。
  • 知者:有智慧的人。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此处指世间。
  • 谁可语:谁能与之交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北宋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在与王安石(介甫)交往后,感慨直言不易,忠告难被接受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曾巩在与王安石等人的交往中,感受到直言不讳的困难和忠告被误解的无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直言进谏往往不易被接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直言不讳和忠告被误解的深刻感慨。诗中“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期待和对忠告的重视,而“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则揭示了直言的困难和被误解的现实。最后两句“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更是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理解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曾巩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交谓无嫌:结交朋友时说没有嫌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纯真期待。
  2. 忠告期有补:希望忠告能有所补益,体现了诗人对忠告的重视和期望。
  3. 直道讵非难:直言不讳难道不是难事吗?表达了直言的困难。
  4. 尽言竟多迕:但尽心尽力地说出真话却常常遭遇误解,揭示了被误解的现实。
  5. 知者尚复然: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常常如此,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6. 悠悠谁可语:那么还有谁能与之畅谈呢?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理解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和“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 反问:“直道讵非难”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直言的困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直言不讳的困难和忠告被误解的无奈,以及诗人在这种现实中的孤独感和对理解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结交、忠告、直道、尽言、知者、悠悠。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诗人对友谊、忠告、直言和理解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结交谓无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什么期待? A. 纯真期待 B. 功利期待 C. 表面期待 D. 虚假期待 答案:A

  2. 诗中“直道讵非难”通过什么修辞手法强调了直言的困难?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D. 排比 答案:C

  3. 诗中“悠悠谁可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满足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表达了诗人对直言进谏的坚持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忠告的珍视,以及对直言不讳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曾巩的《过介甫归偶成》: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直言进谏的坚持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但王安石的诗更加直接和激昂,而曾巩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苦热 湖中自照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夜归 重到城七绝句。恒寂师 龙花寺主家小尼 五月十五日夜月 好听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伴饭指挥使 镣铐 单耳刀的字 瓜字旁的字 桃李遍天下 笔翰如流 麻字旁的字 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乡里迓鼓 石马 胶鬲之困 齿字旁的字 在所不免 包含征的词语有哪些 借古讽今 青字旁的字 论辩风生 包含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