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59
千秋岁 其二 午日祝江明府
作者: 尤侗 〔明代〕
文通能赋。梦笔如风雨。
采杜若,潇湘浦。
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
衙放了,锦帆花月迎明府。
佳节逢端午。胜事传三楚。
系彩线,穿菰黍。
寿杯菖叶酒,乐语离骚句。
讴歌者,芙蓉江上喧龙鼓。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明府的祝贺,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提到的“文通能赋”表明诗人的才华横溢,像梦中的笔在风雨中飞舞一般自由。诗人描绘了在潇湘的水边采摘杜若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接着,诗人驾车越过高山,傍晚时分看到吴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热情的欢迎。佳节的端午来临,诗人提到三楚的庆祝活动,系上彩线,穿上菰黍,象征着节日的欢庆。最后,举起菖叶酒,吟唱着离骚的乐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
作者介绍:尤侗,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俊逸。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端午节,是对朋友江明府的祝贺,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节日的欢庆气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开头的“文通能赋”便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表现出诗人的自信与才华。随后,诗人描绘了在潇湘的水边,采摘杜若的安逸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享受。
“驱车越峤远,岸帻吴山暮”一句,描述了诗人行车经过高山,傍晚时分欣赏吴山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在节日的庆祝过程中,诗人提到的“系彩线,穿菰黍”则是对端午传统习俗的体现,充满了生活气息。最后,通过“寿杯菖叶酒,乐语离骚句”,诗人表达了对文化的敬重与对友谊的珍惜,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文通能赋”意指:
A. 诗人无能
B. 诗人有才华
C. 诗人悲伤
D. 诗人孤独
“系彩线,穿菰黍”指的是:
A. 端午节的习俗
B. 中秋节的习俗
C. 冬至的习俗
D. 春节的习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