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时间: 2025-07-28 16:19:37

诗句

北城南埭。

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

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

消减东阳带。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9:37

原文展示: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白话文翻译:

北城的南埭边,清澈的水流汇聚而来。青翠的树木在这里,红尘的喧嚣在外。万朵桃花长春不衰,双竹寒风中相对而立。回首往事,满城的明月曾经伴我同行。西园的花已经凋零,东阳的带子也消失了。人事已变,花源依旧在。虽然可以学习仙人的生活,但真正的功德无过于醉酒。新酒正好,正适合船上有鱼可买。

注释:

  • 玉水:指清澈的水,象征纯洁与美好。
  • 青樾:青翠的杨柳。
  • 红尘:繁华的世俗生活。
  • 万桃春不老: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意指美好的春光永恒不衰。
  • 神仙: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 功行:指修行和品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与“醉酒”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表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同时,桃花与竹子作为常见的意象,承载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厚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梅溪,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情趣,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战乱交替之际,诗人借描写桃花坞的美景,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作者深厚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桃花和竹子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开头几句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构建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桃花盛开的美丽世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引入了对人事变迁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同时也提到酒与鱼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音韵和谐,流畅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内容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生动的生活画面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城南埭:描述地点,为后文营造背景。
  2. 玉水方流汇:描绘水流的清澈与美丽。
  3. 青樾里,红尘外:对比自然与繁华,突出宁静。
  4. 万桃春不老:桃花象征青春常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5. 双竹寒相对:竹子的寒意与桃花的春意形成对比,表现季节的变迁。
  6.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回忆往昔,明月象征友谊与美好时光。
  7. 分散西园盖:西园的花草已凋零,象征人事的变迁。
  8. 消减东阳带:东阳的景致也已消失,表现时间的流逝。
  9. 人事改,花源在:尽管人事已变,桃花的源泉依旧存在,寓意美好事物的永恒。
  10.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强调饮酒的快意与洒脱,人生在世应珍惜当下。
  11.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生活中有美酒与美食,体现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桃花与青春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景物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处世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带有强烈的生命力。
  • 竹子:象征坚韧与寒冷,表现出一种清高的气质。
  • 明月:象征团圆与友谊,承载着作者的回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水”指的是: A. 青翠的山 B. 清澈的水 C. 迷人的景色

  2. “双竹寒相对”中“寒”字的含义是: A. 热情 B. 冷清 C. 温暖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人事的冷漠 B. 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珍惜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
  2.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把握,但更强调豪情与洒脱的气质。
  • 杜甫《春望》: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时,更多地融入了对国事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范成大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锄药咏 玛瑙杯歌 紫参歌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效古秋夜长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送傅管记赴蜀军 送毕侍御谪居 送邬三落第还乡 送崔十三东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息意 志在千里 火字旁的字 持满戒盈 顽冥不灵 马结尾的成语 单人旁的字 鬼工 擅壑专丘 面红耳热 四字头的字 堙谷堑山 貝字旁的字 涉水登山 包含渴的成语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