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1:45
千秋岁引 其二
玉笛飞声,朱楼送客。独卧清秋袷衣白。
当时放娇紫凤佩,经年怅望青骢陌。
水东流,斗西没,宛形迹。
明镜照人朝又夕。无计柰他关山隔,
粉落啼多减容色。
尊前内家何满子,归来汉女胡笳拍。
燕梁空,彩云散,长相忆。
在清秋的夜晚,玉笛的悠扬乐声传来,朱楼上送走了客人,我独自在白色袷衣中卧于清秋之中。那时佩戴着紫凤的饰物,心中满怀娇羞,而今却在青骢的路上无尽怅望。东流的水,西沉的星斗,宛如我的身影。明镜照见我晨昏之间的容颜,却无奈关山将我与他人隔离。我面前的酒杯中,怎能不满是愁苦?归来的汉女,犹如胡笳声声。燕梁空寂,彩云散尽,长久相忆。
作者介绍:乔大壮,近代诗人,生于清末,致力于古诗词创作,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理解。他的诗风多表现为抒情与怀古,善于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秋时节,正值送别之际,诗人以音乐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对逝去时光与离别的深切感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千秋岁引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悠长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忆。开篇的“玉笛飞声,朱楼送客”即设定了离别的氛围,笛声与楼阁构成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伤感的美。接着,诗人以“独卧清秋袷衣白”表达个人的孤寂和忧愁,袷衣的颜色与秋季的清冷相得益彰,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当时放娇紫凤佩”一句,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衬托出如今的失落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随着“明镜照人朝又夕”的描绘,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通过“粉落啼多减容色”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的“尊前内家何满子,归来汉女胡笳拍”不仅描绘了归乡的场景,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尽的惆怅。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了一种深沉而悠长的感伤,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是一种浓厚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战争
C. 喜庆
“明镜照人朝又夕”中“明镜”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自我反省
C. 亲情
诗人对“粉落啼多减容色”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无奈
C.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