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时间: 2025-05-04 07:40:41

诗句

曲栏干外。

前度轻红退。

疏雨断,微云碎。

新愁慵揽镜,旧病难忘带。

江水阔,盈盈不渡空相对。

意外同高会。

寒减西园盖。

好斗取,身长在。

梦中芳草远,曲里朱弦改。

留影去,依然明月生沧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41

原文展示:

千秋岁
谭献 〔清代〕
曲栏干外。前度轻红退。疏雨断,微云碎。新愁慵揽镜,旧病难忘带。江水阔,盈盈不渡空相对。意外同高会。寒减西园盖。好斗取,身长在。梦中芳草远,曲里朱弦改。留影去,依然明月生沧海。

白话文翻译:

在曲折的栏杆外,前次的轻红花瓣已经凋谢。稀疏的细雨中断,微云散落。新的忧愁懒得照镜子,旧的病痛难以忘怀。江水宽广,彼此相对却无法渡过。意外的重逢,寒气减退了西园的覆盖。争斗只为追求,身影依然存在。梦中的芳草遥远,曲调中的朱弦已然改变。留下的影子远去,明月仍在浩瀚的海洋上升起。

注释:

  • 曲栏干外:指曲折的栏杆外面,表现出一种风景。
  • 轻红退:形容花瓣飘落,轻盈而美丽。
  • 疏雨断:稀疏的雨水停了下来。
  • 新愁慵揽镜:新的忧愁使人懒得照镜子,意指对自身形象的忽视。
  • 旧病难忘带:旧的伤痛难以忘怀,常常萦绕在心。
  • 盈盈不渡空相对:意指江水宽广,彼此相对却无法相见。
  • 寒减西园盖:寒气减弱,西园的覆盖物也随之减少。
  • 梦中芳草远:梦中遥远的芳草,象征着理想或追求的失去。
  • 朱弦改:曲调中的弦乐改变,象征着心境的变化。
  • 明月生沧海:明月照耀着浩瀚的大海,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献,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经历了生活的变迁与情感的起伏,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千秋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的开头通过“曲栏干外”引入一个幽静的环境,生动展现了秋天的凋零与孤寂。接着用“新愁慵揽镜,旧病难忘带”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江水的宽广象征着生活的起伏与无奈,即使有再多的相对,仍然不能真正渡过心灵的隔阂。

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意外同高会”中,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再会是多么珍贵,却又是如此的短暂。最后以“明月生沧海”结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仿佛是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勿留遗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栏干外”:描绘了一个典雅的环境,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前度轻红退”:暗示过去的美好已不再,时间的流逝带走了曾经的绚烂。
  • “新愁慵揽镜,旧病难忘带”: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新的忧愁与旧的病痛交织在一起。
  • “江水阔,盈盈不渡空相对”: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隔阂,尽管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
  • “意外同高会”:意指重逢的喜悦,但又是一种短暂的相聚。
  • “寒减西园盖”:象征着寒冷的情感逐渐消散。
  • “好斗取,身长在”:暗示追求与奋斗的过程。
  • “梦中芳草远”:理想与追求的遥不可及。
  • “曲里朱弦改”:象征情感的变化与流转。
  • “留影去,依然明月生沧海”:总结出即使一切都在变化,明月依然照耀着大海,表达出一种永恒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与人际关系相比较,展现隔阂与无奈。
  • 拟人: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新愁/旧病”、“寒减/好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当前孤独的感受,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人内心的种种情感,最终在对明月的描写中,升华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栏干:象征着幽静与美好,暗示着生活的曲折。
  • 轻红退:象征着春天的离去与美好的消逝。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永恒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轻红”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落叶
    • B. 春天的花瓣
    • C. 夏天的阳光
    • D. 冬天的雪花
  2. “新愁慵揽镜”中的“新愁”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伤痛
    • B. 眼前的忧虑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生活的满足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对过去的回忆
    • C. 永恒的希望
    • D. 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也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人际关系的感慨,但更加侧重于哲理与理想的追求;而谭献的《千秋岁》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骑鹤仙 楼中即事 留别耘丛林逢吉饭牛翁郑简子 敬饯刘兴伯提干之官 华亭道间 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 第一峰诗 第一峰诗 帝城 登钟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嬛的词语有哪些 靡拉 宏才大略 弓字旁的字 扬幡擂鼓 发蒙启蔽 劝功 頁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碧血丹心 髟字旁的字 包含岳的词语有哪些 别无他物 民选 恶稔祸盈 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辉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