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陈七峰七诗韵》

时间: 2025-05-04 04:26:36

诗句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

万化俱万章,一视靡有界。

即此分真文,於外本无待。

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26:36

原文展示: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
万化俱万章,一视靡有界。
即此分真文,於外本无待。
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奥秘和宇宙的奇特。万物变化无常,各有各的章法,然而它们都没有固定的界限。真正的道理并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而是内心自有分辨。我们所追求的学问,难道不正是相信这些内在的道理吗?

注释:

  • 乾坤:意指天地。
  • 露端倪:露出某种迹象或线索。
  • 万化:万物变化。
  • 一视靡有界:所有事物没有明确的界限。
  • 真文:真正的道理或学问。
  • 於外本无待:在外部事物上并不需要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以清新淡雅的诗风著称,作品常常探讨自然与人文、哲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包恢对天地宇宙的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的探索,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道理和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和陈七峰七诗韵》是一首哲理性的诗作,展现了包恢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以“乾坤露端倪”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天地,仿佛一扇窗户打开,让人窥见宇宙的奇妙。接着,诗人用“万化俱万章”阐述万物变化的多样性,强调每一种现象都有其独特的道理。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省思,“即此分真文”指出真正的道理并非来自外在,而是来源于内心的感悟与理解。这种内省的态度在宋代文人中尤为常见,强调个体对真理的探索和信仰。“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则是对学习与信仰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宇宙的浩瀚,又有自我内心的深邃,体现了包恢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乾坤露端倪:天地之间似乎透露出某种迹象,暗示宇宙的奥秘。
  2. 宇宙几奇怪:宇宙的奇妙之处令人生发疑问。
  3. 万化俱万章:万物变化各有其法则。
  4. 一视靡有界:所有事物都没有明确的界限,暗示着变化的无常。
  5. 即此分真文:这里的分辨即是真正的道理。
  6. 於外本无待:真正的理解不需要依赖外在的事物。
  7. 所原学如何:我们所追求的学问究竟是什么?
  8. 岂不信兹在:难道不正是相信内在的道理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乾坤”与“宇宙”,“万化”与“一视”。
  • 比喻:将道理与外物相对比,强化内心的探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探讨真理的获取方式,强调内心的信仰与思考比外在的学习更为重要,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乾坤:象征天地,代表宇宙的广阔与奥秘。
  • 万化:代表万物变化,象征自然的多样性。
  • 真文:代表真正的哲理和道理,象征内心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乾坤”指的是: A. 天地
    B. 书籍
    C. 人类
    D. 自然

  2. “一视靡有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所有事物都有固定界限
    B. 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C. 事物是孤立的
    D. 事物的变化不可知

  3. 诗中提到的“真文”主要指: A. 外在的学问
    B. 内心的理解与信仰
    C. 书本知识
    D. 传统文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探讨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达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包恢的诗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探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包恢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包恢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仙湖 题竹斋指南诗 闻蝉 彭泽解印 闻蝉 中秋月 游阴那灵光寺 寄周澹岩幽居 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试竣敬谒三苏祠翼日得五古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槁的成语 束燎 黄齑白饭 后顾之忧 亡命之徒 一气浑成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耂字旁的字 驽箭离弦 言帚忘笤 登开头的成语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黍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山字旁的字 昏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