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牛心寺》

时间: 2025-05-02 00:37:30

诗句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

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7:30

原文展示:

牛心寺 吴泳 〔宋代〕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 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白话文翻译: 青莲两两照耀着山峦开放,传说这是金仙亲手栽种。 人与金牛都已不见踪影,又该从何处寻找内心的宁静呢?

注释:

  • 青莲:指莲花,佛教中常用莲花象征清净和智慧。
  • 金仙:指佛教中的菩萨或高僧。
  • 金牛:可能指传说中的金牛,或象征某种珍贵之物。
  • 觅心:寻找内心的宁静或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佛教文化影响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览某佛教圣地时,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一座名为“牛心寺”的佛教寺庙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青莲和金仙的传说,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首句“青莲两两照山开”,通过描绘青莲的盛开,象征佛教的清净和智慧。次句“道是金仙手自栽”,引入了金仙的传说,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后两句“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的“空”和“静”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莲两两照山开:描绘青莲盛开的景象,象征佛教的清净和智慧。
  2. 道是金仙手自栽:引入金仙的传说,增强诗歌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3. 人与金牛俱不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4. 更从何处觅心来:表达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象征:青莲象征佛教的清净和智慧。
  • 引用:引入金仙的传说,增强诗歌的神秘感。
  • 反问:通过“更从何处觅心来”表达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的“空”和“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莲:象征佛教的清净和智慧。
  • 金仙:增强诗歌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 金牛:可能象征某种珍贵之物,或指传说中的金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莲”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清净和智慧 B. 世俗的繁华 C. 自然的美丽 D. 历史的悠久

  2. 诗中的“金仙”指的是什么? A. 道教中的神仙 B. 佛教中的菩萨或高僧 C. 神话中的英雄 D. 历史上的名人

  3. 诗中的“觅心”指的是什么? A. 寻找内心的宁静 B. 寻找外在的财富 C. 寻找历史的真相 D. 寻找自然的奥秘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离别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吴泳的《牛心寺》: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禅宗的思想,而吴泳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佛教的教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文化与宋代文学》:探讨佛教文化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吴泳诗中的佛教元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樵山下感旧 其三 吴山白塔寺 读蜀志 送右史之京 其二 杂兴得七绝句 其三 清平乐 七夕口占 浣溪沙 其三 小游仙 为陈封翁八十寿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樟树舟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混淆视听 包含嫂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包含挣的词语有哪些 方结尾的成语 屯踬 雨字头的字 否终复泰 爻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惨绿少年 糸字旁的字 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雁行鱼贯 沈博 显意 月缺花残 玩儿不转 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