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21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因为喜欢庵前那一条泉水,我带着襤褸的被子来到这里借宿。
突然听到水声,误以为溪水就在门口,长时间听后又怀疑这屋子是在水上漂流。
泉水变作怒吼声依然壮丽,滴水成细点更显清澈圆润。
你看昔日的兰亭序,也用流淌的水声来代替乐器的音律。
刘克庄,字梦阮,号阮亭,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晚年归隐于庵,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宿千岁庵听泉》创作于刘克庄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寄情于景的心境。庵前的泉水成为他静思和寄情的对象,展现出他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及其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人在庵前小住时,泉水的声音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因爱庵前一脉泉”直接表明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泉水不仅给他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更成为他心灵的寄托。接下来的“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展现了诗人因泉声而产生的错觉,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感受。
诗中“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则通过泉水的声响和水滴的形态,表达出一种力量与美的结合,暗喻自然的壮丽与清雅。最后一句“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将泉水的声音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提并论,显示了水声的优美和音乐性,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揭示了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哲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借景抒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襥衾”指的是什么?
A. 破旧的被子
B. 新衣
C. 床铺
D. 帐篷
诗中提到的“兰亭帖”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王羲之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泉水的声音被比作什么?
A. 鸟鸣
B. 雷声
C. 怒声
D.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