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庐岳僧》

时间: 2025-07-27 02:42:00

诗句

一闻飞锡别区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

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2:42:00

原文展示

寄庐岳僧
作者:齐己 〔唐代〕
一闻飞锡别区中,
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
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
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
火烧兵劫断秋钟。

白话文翻译

我一听到你的飞锡在别处响起,
便深入到西南的瀑布峰。
天边的雪覆盖了千块石头,
洞口的冰折断了几株松树。
烟霞明媚,栖息的心地宁静,
苔藓萦绕,隐去世间的痕迹。
不要问江边那座旧寺,
火灾和战乱已经烧毁了秋钟。

注释

  • 飞锡:指僧人用来化缘的锡杖,象征僧侣的活动和身份。
  • 区中:此处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 深入:深入到某个地方,表示对自然和静谧的向往。
  • 天际:天空的边际,常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
  • 雪埋千片石:描绘了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清冷之感。
  • 洞门:指山洞的入口。
  • 冰折:冰冻的松树因重压而折断,象征自然的严酷。
  • 烟霞:指云雾和霞光,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
  • 苔藓: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江边旧居寺:暗指曾经的宁静和安详,但因战乱而被毁灭。
  • 火烧兵劫:指战争和灾难带来的破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约 780-841),唐代著名诗人,法号齐己,号称“庐岳僧”,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齐己的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庐岳僧》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内心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诗的开头提到“飞锡”,引出与僧侣的联系,暗示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在描绘西南瀑布峰的同时,诗人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清幽,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下来,诗中“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景,冰雪覆盖了大地,松树因寒冷而折断,映射了自然的残酷与无情。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栖息地,烟霞的明媚与苔藓的萦绕,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则是对历史的沉痛回忆,强调了战争对生活的摧残,旧寺的毁灭象征着美好生活的破灭。在这幅悲凉的画面中,诗人似乎在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闻飞锡别区中:飞锡响起,代表僧侣出行,暗示诗人与僧侣之间的联系。
  • 深入西南瀑布峰:表达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 天际雪埋千片石:描绘冬日的苍凉景象,传达孤独感。
  • 洞门冰折几株松:通过松树的折断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烟霞明媚栖心地:在美丽的自然中寻得精神的安宁。
  • 苔藓萦纡出世踪:苔藓象征岁月的积淀,隐喻与世隔绝的生活。
  • 莫问江边旧居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暗含历史的痛苦。
  • 火烧兵劫断秋钟:战争的破坏使得宁静的生活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如“烟霞明媚”。
  • 对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 象征:松树、苔藓等自然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历史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锡:象征僧侣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 瀑布峰:代表自然的壮丽与清幽。
  • 雪、冰、松:象征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脆弱。
  • 烟霞:暗示心灵的宁静与美好。
  • 苔藓:代表岁月的沉淀与超脱世俗的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飞锡”指的是什么?
    A. 僧侣的法器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2. 填空题:诗中“天际雪埋千片石”描绘了__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火烧兵劫断秋钟”是为了表现战争对生活的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冬日寒冷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齐己的《寄庐岳僧》在自然描写上更加细腻,情感上更为沉重。王维的诗歌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而齐己则强调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更深层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落魄 春光好 石州慢·寒水依痕 水调歌头 上张丞相十首 其四 上张丞相十首 祖颖漕使希道使君以绝句相酬答聊成二章解嘲 诉衷情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于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其敢不承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狐疑未决 寒乞儿 猴子搏矢 至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吐音 曰字旁的字 望风破胆 标新竖异 百废具兴 山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老鬼 空言无补 横开头的成语 目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