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西塞山》

时间: 2025-05-01 01:57:04

诗句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04

原文展示: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旷的江面和广袤的平野,微风吹拂着岛上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声音。夕阳正好挂在西塞山的边缘,一只孤独的帆船正驶向北方的洲岛。天边的大雁飞越汉口,楚地的树木从吴地的边界显现出来。最终,我的船只进入高高的云层,我在一块小石头旁停下休息。

注释:

  • 空江:指空旷的江面。
  • 平野:辽阔的平坦土地。
  • :芦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残日:即将落下的夕阳。
  • 西塞:指的是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
  • 孤帆:孤独的船帆。
  • 边鸿:指飞翔在边际的大雁。
  • 渡汉口:越过汉口,汉口是长江与汉江交汇的地方。
  • 楚树:楚地的树木。
  • 吴头:吴地的边界。
  • 高云里:指高空的云层。
  • 片石:小块的石头。

典故解析:

西塞山是指著名的西塞山,位于长江之畔,历史上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旅途。诗中提到的“边鸿”与“楚树”,分别代表北方的飞雁与南方的树木,体现出诗人对江河湖泊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约 779-835),字仲明,号雪堂,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湖北省。他以诗歌见长,尤其在五言绝句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致。

创作背景:本诗写成于齐己游历西塞山时,正是他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时刻,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西塞山》是齐己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空旷宁静的江面和壮丽的夕阳景象,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首联“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以宽广的江面和宁静的芦苇岛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旷、安详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的“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则通过夕阳的描写及孤帆的意象,增添了一丝孤独与惆怅,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后两联“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通过大雁的飞越和树木的生长,展现了江南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江河湖泊的热爱与感慨。同时,最后一句“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放松与宁静,仿佛在高云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幻,表达出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齐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空江平野流”:描绘了空旷的江面与广袤的平原,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风岛苇飕飕”:风吹动芦苇,发出声响,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 “残日衔西塞”:夕阳与西塞山交相辉映,渲染出一种温暖的色彩。
    • “孤帆向北洲”:孤独的帆船,象征着诗人的旅途与追求。
    • “边鸿渡汉口”:鸿雁飞过汉口,揭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楚树出吴头”:树木的生长,表现出江南的秀美景色。
    • “终入高云里”:高云象征着远方,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 “身依片石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孤帆”比喻诗人的孤独与追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空江:代表着空旷与宁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 孤帆:象征着孤独的旅程与追求,体现出人生的不确定与探索。
  • 残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引发人对人生的思考。
  • 高云:象征着理想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帆”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孤独
    • B. 船只的形状
    • C. 大海的波浪
    • D. 夕阳的映照
  2. “空江平野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空旷的江面与宁静的平原
    • C. 繁密的森林
    • D. 陡峭的山峰
  3. 诗中提到的“西塞”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市
    • D. 一片森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过西塞山》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向往,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齐己的诗更显得安静与淡然,而李白的诗则充满豪情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齐己研究相关文献与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欲整别离情 好事近 见鹦鹉有赤色者遂赋 肺病 送翟兰谷之任藤县教谕 为人赋横舟二首 其一 为人赋横舟二首 为人赋横舟二首 题云龙图 题浯溪中兴颂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止字旁的字 折节待士 劳燕分飞 杳拖 口字旁的字 前怕狼,后怕虎 填卫 不随意肌 地蟨 带累 喜溢眉梢 跃跃纸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