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1:47
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
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
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
寒风中草木瑟瑟,随风飘荡而不复返。
火焰燃烧,想必有其主人,
却焚烧到何方的山岭呢?
火焰升腾入空中迷雾,烟雾弥漫在苍茫大地之间。
石头中藏有美玉,
我感到惆怅,只能伤感自己的面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焚去到何山”,可以理解为对火焰去处的疑问,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归属的迷茫。
作者介绍:
齐己,字道生,号长风,唐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可能借助火焰的形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归属感的迷茫。
《观烧》通过描写火焰与烟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自然力量的深刻领悟。开头的“猎猎寒芜引”,生动描绘了寒风中草木的抖动,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变化。接下来的“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则引发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仿佛在质疑生命的意义与去处。火焰的形象在此不仅是燃烧的具象,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挣扎。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火焰升腾之际,烟雾弥漫,仿佛象征着希望与迷雾交织的境地,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最后一句“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感慨,虽知内心中有珍贵之物,但因世事无常而感到无奈。整首诗用火焰、烟雾与美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又深邃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归属感的迷茫,反映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内心珍贵事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猎猎寒芜引”中的“猎猎”主要形容什么?
“焚去到何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石中有良玉”中的“良玉”象征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