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46
一根反本六根同,
古佛传家有此风。
满目红蕖参翠盖,
不唯门里获圆通。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根本的道理,所谓的“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其实是同一个本质。古代佛教传承中,有这样一种风尚。眼前满是红色的荷花和翠绿的叶子,不仅仅是在门内获得了圆满的通达。
“古佛传家”意指佛教的思想和智慧是代代相传的,强调传统的价值。诗中提到的“满目红蕖”,与“圆通”相结合,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体会到的内心的宁静与通达。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淳夫,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代表作有《踏莎行》《鹊桥仙》等。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常反映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在秦观游览圆通院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诗中体现了他对人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这首《圆通院白衣阁》在形式上简洁,意境却深远。通过“反本”和“六根”,诗人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本质与外界的联系,反映了佛教对人生的深刻见解。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红蕖”和“翠盖”,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诗人在描绘外在美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关注内心,探寻自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平和、超脱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内心的真理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强调超越物质的感官享受,追求内在的宁静与智慧。
“六根”指的是哪六种感官?
诗中提到的“红蕖”象征什么?
“圆通”在佛教中指的是什么?
答案:1-A;2-A;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