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03
赠张潜道
张生何为者,落魄不自拘。
独携三尺琴,笑别妻与孥。
一来泊吾里,忽已月再虚。
朝游故人馆,暮止佛子庐。
虽无食羹余,所乐常晏如。
我欲有所进,生闻勿烦纡。
君子闲有道,不专块然居。
无道只深适,呜戏亦已愚。
愿生脱尘鞅,从我沧海隅。
这位张生究竟是何方人士?他身处落魄之境,却不自觉受拘束。独自携带着三尺琴,笑着告别妻子和孩子。他来到我这儿,转眼间已是两个月过去。早上游玩故人的馆子,晚上停留在佛子的庐舍。虽然没有丰盛的食物可供享用,但我的快乐却总是如常。我要有所进展,生若听见,切勿烦扰。君子闲适有道,不必专注于某个地方而不动。没有道理的人,只是一味地沉醉,呜呼,这也太愚昧了。愿你能从尘世的羁绊中解脱,跟随我到海角天涯。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词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婉约。他的作品常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赠张潜道》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秦观因政治原因而遭贬,生活潦倒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困境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赠张潜道》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张生的关心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开篇便以“落魄不自拘”点明张生的处境,虽身处困境,却不自觉受限,这种洒脱的态度令人钦佩。诗中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生活的关怀,还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与思考。
诗中“独携三尺琴”体现了张生的文人气质,音乐成为他内心的寄托,抒发了对于生活的执着与热爱。而“虽无食羹余,所乐常晏如”则反映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显示了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平静的智慧。
接下来的描写中,尽管没有丰盛的食物,但他在朋友的陪伴中感到愉悦,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诗的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希望,愿张生能够脱离尘世的羁绊,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彰显了秦观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此升华,令人深思。
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处困境的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张生的处境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独携三尺琴”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作者希望张生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