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6:44
役役复役役,风吹衣上尘。
人烟茅舍午,柳色野塘春。
饥渴思云水,迟疑历莽榛。
何曾驴子背,驼得尽闲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场景,反复提到“役”字,暗示着辛劳和劳作。风吹起衣服上的尘土,显示出生活的艰辛。正午时分,茅草房子周围人烟稀少,柳树的嫩绿映衬着春天的气息。诗人感到饥渴,渴望云水的滋润,心中犹豫不决,走在荒草丛生的地方。最后,诗人感叹,驴子背上又能驮得多少闲逸。
作者介绍:文元星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充满生动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普通的午后,诗人可能正在经历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渴望着远方的宁静与自由。时代背景下,农民的辛劳和生活的艰辛常常成为诗人思考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的“役役复役役”反复强调了辛勤劳作的状态,给人以一种沉重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午后,茅舍和柳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尽管人烟稀少,但春天的生机依然在。接下来的“饥渴思云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以及在繁忙劳作之后的无奈与迟疑,显示了人在生活重负下的无力感。最后一句“何曾驴子背,驼得尽闲身”则以驴子为喻,反映了生活的重担,驴子的背上象征着无尽的责任与负担,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重担的感慨。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辛劳和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生活重负的感慨,展现了清代农民的艰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但《役役》更注重表现生活的辛劳与困惑,而《登鹳雀楼》则表现了豪情壮志与对未来的向往。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