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其七 冬日虎丘遣兴》

时间: 2025-05-04 11:43:52

诗句

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

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

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

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

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

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

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52

原文展示:

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
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
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
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
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
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
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冬日虎丘的景象。雪地上留下了鞋子的痕迹,看到许多人坐在这里,苔藓的纹路像刺绣一样精美。茶灶和枫树林下随意停留,倚靠在一起,享受清雅的画面。主簿的祠堂荒凉,生公的石头苍老,崩塌的山谷疏冷而珍贵。沉沦的霸业已经消逝,但神虎的悲吼依然传颂。麋鹿群在苏台奔跑,阖闾的葬处,浓烟缭绕。谁划破剑池,通向海的眼睛,铁壁千寻的决口奔流不息。晋代的风流韵事,吴宫的花草,塔影在斜阳下投射。短箫和横笛,墓前的明月依旧。

注释:

  • 屐痕:鞋子的印痕,暗示有人经过。
  • 苔纹似绣:苔藓的纹路如同精美的刺绣,形容自然的美。
  • 茶灶:用来煮茶的灶,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主簿祠荒:主簿的祠堂已荒废,反映历史的沧桑。
  • 生公石老:生公的石头像是古老的纪念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神虎悲吼:传说中的神虎,即使霸业已沉,仍留有悲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曹氏诗作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诗人游历虎丘时,受周围景象的启发,结合个人的历史感受与文化底蕴,写下此篇。虎丘作为历史文化名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七 冬日虎丘遣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全诗以冬日的虎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屐痕带雪”“苔纹似绣”等细节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冬日独特的韵味。

同时,诗中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主簿祠的荒凉、生公石的苍老,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而“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则流露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暗示着即使过往的辉煌已成往事,但其精神仍在传承。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交织,既有自然的优美,又有历史的厚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的敬畏,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屐痕带雪”,勾勒出冬日的宁静与人迹罕至的氛围。
    • “看千人坐上”,暗示着虎丘作为游览胜地的热闹与繁荣。
    • “苔纹似绣”则增添了自然之美,展现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 随后的几句则通过对茶灶、枫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
    • 历史遗迹的描写则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及其变迁的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苔纹似绣”,将苔藓的美丽形象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神虎悲吼”,赋予神话中的虎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形成和谐的音韵美,提升了整体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冬日的景象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屐痕:象征着人类活动的痕迹,暗示历史的流逝。
  • 苔纹: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美,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神虎:象征着英雄的精神与历史的回响。
  • 短箫横笛:代表音乐的悠然与凄美,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屐痕带雪”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热闹
    C. 温暖
    D. 悲伤

  2. “苔纹似绣”中的“似”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歌中提到的“神虎”主要象征: A. 自然之美
    B. 历史的沧桑
    C. 英雄的精神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尔堪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曹尔堪更侧重历史的沉淀,而李白则聚焦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杜甫的《春望》与《念奴娇》,前者直面国家的动荡,后者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历史的沧桑,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曹尔堪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过七里泷望钓台作 水龙吟 水龙吟·自侧金卮 行香子·一春花下 水龙吟 湘春夜月·近清明 怀鲁 过马姬湘兰废居 初春鹫峰寺送吴非熊之楚 过鹫寺访吴非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灶税 秃宝盖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披心相付 显显令德 人语马嘶 区段 防暴警 言字旁的字 刬剃 流结尾的成语 包含制的词语有哪些 虱处裈中 又字旁的字 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一目尽天涯 水禽 包含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