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29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恻矣南邻问,冥然东岱幽。
里閈宁相杵,朝叹忽迁舟。
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
对连时亦早,交喜岁才周。
序发扶阳赠,文因司寇酬。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
振风吟鼓夕,明月照帷秋。
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
共将歌笑叹,转为弟兄留。
感物存如梦,观生去若浮。
余非忘情者,雪涕报林丘。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南邻的询问,似乎在关心着什么,东岱山的幽静让人感到孤寂。自己在家中的小巷里相对无聊,早上叹息时又突然想到远行的船只。君子的心思如同兄弟一般,大家都希望能再次聚会。时光流转,交情在岁月中愈加深厚。虽然收到扶阳的赠诗和司寇的答谢,但谁能预料那危险的露水会消逝,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卧病在床,没有人来吊唁,闲居在家却心中忧愁百结。傍晚时分,风中传来鼓声,明月照耀着秋天的帷幕。藓苔覆盖的诗馆,杨树下的乐声。大家共唱共笑,感情就像兄弟一般留存。对万物的感慨如同梦中,生命的流逝就像浮云。我并不是忘情的人,眼泪如雪般流下,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苏颋(约726年-约792年),唐代诗人,字子期,号青原,晚唐时期的人物,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写于苏颋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他在离别之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忧愁,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乡愁的深刻认知。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
诗的开头通过“恻矣南邻问”,引入了对他人关心的感受,随后“冥然东岱幽”则描绘了孤独的环境,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友人及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彰显了友谊的珍贵与深厚。
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虽有诗歌作为寄托,但“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却让人倍感无奈,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力感。结尾处,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融入了个人情感,形成了情与景的完美结合。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人在时间流逝中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体现出唐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苏颋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东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幽静
C. 欢乐
诗中用“卧疾无三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深厚
B. 孤独与被遗忘
C. 对生活的满意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多样性和深刻性,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