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3:44
高阳台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作者: 袁嘉 〔清代〕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
销魂。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我邀请鹤在云间悠闲地游玩,轻轻地在冷梦中与鸥鸟相伴,西风将朋友的簪子吹散。
我不想思念,却又因芳香的消息浮沉而起。
我怜惜几片芭蕉在雨中,发出凄凉的响声,伴随着稀疏的锣声。
一声声,那管人愁苦,滴碎了秋天的心。
令人心神俱醉。记得天涯的别离,遥望河桥柳岸,隔着水深春色。
嚼着花蕊,吹着花瓣,轻易地妨碍了清雅的吟唱。
凭谁细细唱出潇潇的曲子,这样的离情让人难以自禁。
证实我们的诗盟,剪着蜡烛何时,能够同谈尘世的心事。
作者介绍:袁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感情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词常表现对友情、离别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袁嘉对友人的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悲伤情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的敏感和细腻。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邀鹤云闲,款鸥梦冷”描绘出一种空灵而孤寂的意境,给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感觉。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昔日欢聚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怅惘。随着“西风吹散朋簪”一句,友情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愈发显得明显。
诗中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芭蕉雨”、“河桥柳岸”,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深刻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在描写对离别的感伤时,诗人以“滴碎秋心”来表达离愁的深切,似乎每一滴雨声都在诉说着心中的不舍。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直至最后的“剪烛何时,同话尘襟”,不仅是对友谊的渴望,更是一种对未来重聚的期盼。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得作品在抒情中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追求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风吹散朋簪”表达了什么情感?
“记取天涯别”中的“天涯”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