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48:12
原文展示:
可笑儿孙亦满眼,朝朝庭下立参差。谓言饱读诗书去,憔悴如翁亦好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看着满眼的儿孙们,每天早晨在庭院中参差不齐地站立。他们自称饱读诗书,却像我这样憔悴,也觉得不错。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笑:此处指可叹、可悲。
- 儿孙:指后代子孙。
- 朝朝:每天。
- 庭下:庭院中。
-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 谓言:自称、说。
- 饱读诗书:指学问渊博。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如翁:像我这样的老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反映了作者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儿孙们的自负与作者自己的憔悴,表达了作者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可笑儿孙亦满眼”一句,既是对儿孙们的讽刺,也是对自己的自嘲。“朝朝庭下立参差”描绘了儿孙们每天在庭院中不整齐地站立的情景,暗示了他们的无序和不成器。“谓言饱读诗书去,憔悴如翁亦好为”则进一步讽刺了儿孙们的自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后代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笑儿孙亦满眼”:开篇即表达了对儿孙们的讽刺和无奈。
- “朝朝庭下立参差”:通过描绘儿孙们每天在庭院中不整齐地站立的情景,暗示了他们的无序和不成器。
- “谓言饱读诗书去”:讽刺儿孙们的自负,自称饱读诗书。
- “憔悴如翁亦好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儿孙们的自负与作者自己的憔悴进行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 拟人:“朝朝庭下立参差”中的“参差”赋予了儿孙们无序的形象。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孙:代表后代,象征期望与责任。
- 庭下:代表家庭,象征秩序与规范。
- 参差:代表无序,象征不成器。
- 憔悴:代表衰老,象征无奈与接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可笑儿孙亦满眼”中的“可笑”指的是什么?
A. 可笑 B. 可叹 C. 可悲
- 诗中“朝朝庭下立参差”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儿孙们整齐站立 B. 儿孙们不整齐站立 C. 儿孙们读书
- 诗中“谓言饱读诗书去”表达了什么?
A. 儿孙们的自负 B. 儿孙们的谦虚 C. 儿孙们的无奈
- 诗中“憔悴如翁亦好为”表达了什么?
A. 作者的自负 B. 作者的无奈 C. 作者的骄傲
答案: 1. C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诗作,如《笑笑先生诗集》中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后代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笑笑先生诗集》:文同的诗集,收录了其多首诗作,可以深入研究其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