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51
织妇怨 文同 〔宋代〕
掷梭两手倦,踏籋双足趼。 三日不住织,一疋纔可剪。 织处畏风日,剪时谨刀尺。 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 昨朝持入库,何事监官怒。 大字雕印文,浓和油墨污。 父母抱归舍,抛向中间下。 相看各无语,泪迸若倾泻。 质钱解衣服,买丝添上轴。 不敢辄下机,连宵停火烛。 当须了租赋,岂暇恤襦袴。 前知寒切骨,甘心肩骭露。 里胥踞门限,叫骂嗔纳晚。 安得织妇心,变作监官眼。
她的双手因长时间掷梭而感到疲倦,双脚因不停地踏籋而磨出了老茧。 连续三天不停地织布,终于织成了一匹布,可以剪裁了。 在织布时她害怕风吹日晒,剪布时小心翼翼地使用刀尺。 大家都说布的边缘整齐,她自己则更爱布的经纬紧密。 昨天她把布送入仓库,不知为何监官却发怒了。 监官用大字雕刻印文,用浓墨油污了布。 父母无奈地将她带回家,她被抛在屋子中间。 她与父母相对无言,泪水如泉涌般倾泻而出。 她典当衣服换钱,买来丝线继续织布。 她不敢轻易停下织机,连夜不停地点着蜡烛。 她必须完成租赋,哪有时间顾及自己的衣裤。 她明知寒冷刺骨,却甘愿肩露骭露。 里胥坐在门槛上,叫骂着责怪她交纳晚了。 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心能变成监官的眼睛。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著称。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艰辛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织妇的悲惨生活,她们辛勤织布,却因监官的刁难而遭受不公。诗中通过织妇的视角,展现了她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不公的愤懑。
这首诗通过织妇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艰辛生活。诗中,织妇的双手和双脚因长时间劳作而疲倦和磨出老茧,反映了她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她们织出的布匹被监官无理刁难,甚至被污损,这不仅是对她们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她们人格的侮辱。诗中的织妇无奈地典当衣物,继续织布,以完成租赋,这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不公的愤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织妇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织妇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艰辛生活和对不公的愤懑。诗中展现了织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织妇因长时间劳作而疲倦和磨出老茧的部位是? A. 双手和双脚 B. 双手和双腿 C. 双脚和双腿 D. 双手和肩膀
诗中织妇为什么不敢轻易停下织机? A. 因为她喜欢织布 B. 因为她必须完成租赋 C. 因为她害怕监官 D. 因为她喜欢夜晚
诗中织妇的布匹被监官如何对待? A. 被赞美 B. 被污损 C. 被珍藏 D. 被忽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