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4:25
《巴西驿亭观江涨》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
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
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惊涛拍岸,波涛汹涌,令人担忧岸边会随水流动。
幸好有杯中美酒,心情才如海上的海鸥般自由。
我关心的小剡县,眼前却能看到扬州的景致。
为了和情人共饮,今晨我已减少了一半的愁苦。
傍晚时分,波光微微泛绿,岸边的草木也显得青翠。
日落时分,春天的气息与黄昏交织,愁绪与醉意交融,难以醒来。
漂泊在外,心中仍旧惦记着酒杯,此时我徘徊在驿亭。
相隔万里,彼此却同是漂泊的浮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困苦,诗作深刻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怀。
《巴西驿亭观江涨》是杜甫在流亡生涯中所作,正值安史之乱后,他的生活遭受极大困顿。这首诗表现了他对江河景象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涨潮的描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转惊波作怒”引入,展现了江水的汹涌与诗人内心的焦虑。接着,诗人以“赖有杯中物”自我安慰,展现出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诗中提及“小剡县”和“扬州”,反映了他对故乡的眷念与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而后,诗人描绘了江水的美丽与黄昏的宁静,象征着生活中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两句“漂泊犹杯酒,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想念,也道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无奈而又豁达的情感基调。杜甫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漂泊,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杜甫的《巴西驿亭观江涨》是写于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提到的“小剡县”代表了什么?
诗中“转惊波作怒”暗示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