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过海幢寺送金道人回丹霞有作并寄逃两诸公》

时间: 2025-04-29 13:50:41

诗句

何事买山隐,丹霞紫气高。

东西双草履,风雨一絺袍。

仄径赖容屐,急流须著篙。

重阳好风日,未敢学持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41

原文展示:

何事买山隐,丹霞紫气高。
东西双草履,风雨一絺袍。
仄径赖容屐,急流须著篙。
重阳好风日,未敢学持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提到“买山隐”,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而“丹霞紫气高”则描绘了丹霞山的美丽景色。接着提到的“东西双草履”,则是诗人出行时的简单装束,体现了隐士的清淡生活。而“风雨一絺袍”则说明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从容与淡然。后面几句则讲述了在小路上需要穿着木屐,在急流中则需要用篙划船,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顺应。最后一句提到“重阳好风日,未敢学持螯”,则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享受着良好的天气,但又不敢轻易去尝试捕蟹,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谦逊。

注释:

字词注释

  • 买山隐:指购买山林以隐居。
  • 丹霞:指丹霞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色彩著称。
  • 草履:一种用草编织的简易鞋。
  • 绺袍:一种轻便的衣物,适合在风雨中穿着。
  • 仄径:指狭窄的山间小路。
  • 著篙:用篙划船,指在水上航行。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健康,也与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廷和(约1640-1710),字子和,号秋水,清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材,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时节的感悟。重阳节的到来,给了诗人更多的思考与沉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含蓄,意象丰富且层次分明。开头通过“何事买山隐”引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接着“丹霞紫气高”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灵的澄净。中间部分通过“东西双草履”和“风雨一绺袍”勾勒出隐士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认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而后面的“仄径赖容屐,急流须著篙”则引导读者思考隐居生活的实际困难与挑战,诗人在自然中必须灵活应对,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重阳好风日,未敢学持螯”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逊,表现了诗人不愿轻易尝试的态度,暗示了尊重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事买山隐:诗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要购买山林隐居,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或逃避。
  2. 丹霞紫气高:描绘隐居地的美丽自然环境,突出丹霞山的壮丽景色。
  3. 东西双草履:说明诗人出行时穿的简单鞋子,体现隐士的朴素生活。
  4. 风雨一绺袍:在风雨中,诗人也乐于穿着简单衣物,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5. 仄径赖容屐:在狭窄的山路上,依赖木屐行走,体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辛。
  6. 急流须著篙:在急流中,需要用篙划船,暗示隐士生活的不易。
  7. 重阳好风日:重阳节的美好天气,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8. 未敢学持螯:在美好的时光中,诗人仍然保持谦逊与敬畏,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霞紫气”用来比喻美好的隐居环境。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色如同有生命一般,反映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世俗的逃避,呈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霞:象征美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草履: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隐士的清淡。
  • 急流:象征生活的挑战与不可控因素。
  • 重阳:象征长寿与美好的祝愿。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人追求自然、隐逸的理想生活,同时也揭示了隐居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廷和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丹霞紫气高”中的“丹霞”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山
    • C. 一种天气现象
    • D. 一种花卉
  3. “未敢学持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生活的无畏
    • B. 对自然的尊重
    • C. 对饮食的追求
    • D. 对友人的期盼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陈廷和的诗则更多地探讨了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沁园春 西江月 题阙 夺锦标 夺锦标 石州慢 玉漏迟 段伯坚同予留滞九江其归也别侍儿睡香予亦有感 永遇乐 风入松 咏红梅将橙子皮作酒杯 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秘弄 无施不可 采字头的字 设开头的成语 挨坊靠院 傲然屹立 枭捷 奇涩 斗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万古千秋 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寸金莲 咬文啮字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贱结尾的成语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