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03
远使徕朝宴遣归,倾诚怜彼恋依依。
灯宵刚度韶春丽,夜雨欣晴瑞旭辉。
乍可颁饧联撒荔,何妨卉服接丝衣。
从来曰信大蒙重,安尔耕桑永受禨。
远道而来的使者在朝廷的宴会上被遣送回去,真心地怜惜那些依依不舍的情感。灯下的夜晚刚刚度过了美丽的春光,夜雨终于晴了,瑞气迎来了旭日的辉煌。刚刚可以品尝到甜蜜的荔枝,何妨穿上花卉装扮,接纳丝绸衣物。从古至今,信义是最重的,愿你们耕作桑田,永享福祉。
弘历(1711年-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且自身也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
此诗创作于乾隆年间,反映了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环境。诗中表达了对使者的眷恋和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与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繁荣的自豪。开篇即以“远使徕朝宴遣归”引入,使者的到来象征着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美丽景象,通过“灯宵刚度韶春丽”与“夜雨欣晴瑞旭辉”的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和谐气氛。
而后,诗人提及“乍可颁饧联撒荔”,甜蜜的食物不仅是宴会的佳品,更象征着丰收与富裕的生活。接下来的“何妨卉服接丝衣”则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从来曰信大蒙重,安尔耕桑永受禨”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了信义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又融入了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和平繁荣的期待。
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信义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祝福。
诗中提到的“远使”指什么?
A. 远道而来的使者
B. 近道而来的使者
C. 朋友
D. 亲人
“夜雨欣晴瑞旭辉”中的“瑞”指什么?
A. 坏运气
B. 吉祥
C. 普通
D. 暴风雨
诗中强调的道德观念是什么?
A. 亲情
B. 信义
C. 富贵
D. 勇敢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