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0:01
火云烧田苗,泉源绝流注。婆竭大龙王,不知在何处。
火焰般的云彩烧毁了田间的庄稼,泉水的源头也已干涸。求助于大龙王,但却不知道他在哪儿。
释法泰,宋代高僧,以诗词和禅宗文化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思考,风格简练而蕴含深意。
此诗创作于一个干旱的时节,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绝望,表达了对水源的渴望和对神灵的祈求。
《偈七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因自然灾害而生的惨淡景象。开篇以“火云烧田苗”描绘出一幅令人心痛的画面,火云的出现象征着干旱和破坏,给农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接着,诗人提到泉水的源头已然干涸,暗示着水源的枯竭使得人们无法再依靠自然来滋养生活,这种绝望感油然而生。
“婆竭大龙王”一语,虽是对水神的呼唤,却也带着无奈与无助。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威力时,显得十分渺小。通过这几句诗,释法泰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灾害,更是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在不可控的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与信仰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期盼。
火云烧田苗中的“火云”象征什么?
A. 灾难
B. 和平
C. 富饶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大龙王”是谁?
A. 大自然
B. 水神
C. 火神
D. 农神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人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反思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历史的追忆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释法泰的这首诗更侧重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而李白则强调了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心态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