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9:59
感愤
作者: 王令 〔宋代〕
二十男儿面似冰,
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
大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
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
不信吾无万古名。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男子的豪情壮志与对社会的不满。诗中描绘了二十岁年轻人的面容如冰般清冷,出门时吐气成霜,显示了寒冷的季节和沮丧的心情。他不甘心于平庸的生活,想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声。尽管他在诗歌中表达了一些夸张的言辞,甚至喝醉后也能唱出动人的歌曲,但他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成就伟业,不会甘心于无人问津的虚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明,号天泉,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受到了陶渊明、李白等人的影响,常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 《感愤》是在王令年轻时创作的诗,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年轻人渴望改变现状,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王令的《感愤》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诗,展现了年轻人的心声和对未来的渴望。诗的开头用“面似冰”与“嘘气”描绘出冬天的寒冷,象征着年轻人的孤独和无奈。接着,他表达了对平庸生活的不满,显示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愤怒和不甘。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不愿意在虚空中度过一生,这种情感在年轻人中非常常见。
诗中提到的“狂去诗浑夸俗句”与“醉余歌有过人声”,表现了他在追求理想时的放纵与激情,虽然可能会被称为“夸俗”,但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与努力能够超越他人。这种自信和坚持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
最后一句“不信吾无万古名”,则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整首诗通过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了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反思,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他们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燕然”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未甘身世成__”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满意与认可。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感愤》与杜甫的《春望》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理想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王令更侧重于年轻人的激情,而杜甫则表现出更多的忧国忧民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