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雪景四画·剡溪乘兴》

时间: 2025-07-29 02:25:40

诗句

山骨冻棱棱,溪色清练练。

溪山中雪月,如对故人面。

门扃隐庐深,舟捩征柁转。

勿云兴已尽,不见方真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25:40

原文展示

山骨冻棱棱,溪色清练练。
溪山中雪月,如对故人面。
门扃隐庐深,舟捩征柁转。
勿云兴已尽,不见方真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山的轮廓在冰雪中显得格外寒冷,溪水的颜色清澈而明亮。在这白雪皑皑的山水之间,仿佛与故人对面而坐。诗人的住所深藏在山林之中,船只轻轻转动着桨。不要说兴致已经消失,因为在这样的景致中,真实的美景仍在眼前。

注释

  • 山骨:形容山的轮廓,像是骨骼一样清晰。
  • 棱棱:指山的棱角分明,形容严寒。
  • 溪色:溪水的颜色。
  • 清练练:清澈而明亮。
  • 隐庐:隐秘的居所。
  • 舟捩:舟船转动。
  • 征柁:划船的桨。
  • 勿云:不要说。
  • 兴已尽:指兴致已经消失。
  • 方真见:真实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字子勉,号心斋,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注重表现心境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寒冬,诗人游览剡溪时,感受到山水雪景带来的清新与宁静,借此表达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对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山水意境。开头两句“山骨冻棱棱,溪色清练练”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冬天的寒冷与溪水的清澈,给人一种冷峻而明亮的感觉。接着,“溪山中雪月,如对故人面”则引入了情感的层面,诗人置身于美景之中,似乎与故人相对而坐,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最后两句以“勿云兴已尽”结尾,给人以深思,尽管身处寒冷的冬季,兴致未必已尽,反而在自然的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骨冻棱棱”:山的形状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清晰。
  2. “溪色清练练”:溪水透彻清澈,映衬着雪白的景象。
  3. “溪山中雪月,如对故人面”:在这样的景色中,感觉仿佛和故人面对面。
  4. “门扃隐庐深”:隐匿在深山中的小屋。
  5. “舟捩征柁转”:小船轻轻划动着桨,象征着灵动。
  6. “勿云兴已尽”:不要认为兴致已经消退。
  7. “不见方真见”:在这样的美景中,真实的乐趣依然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形态比作“骨”,强调其坚硬与清晰。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之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骨:象征坚韧与清晰,表现自然的力量。
  • 溪色:象征生命与活力,反映了自然的清澈。
  • 雪月:象征宁静与纯洁,带来心灵的安宁。
  • 故人:象征对过往的怀念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骨冻棱棱”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 D. 秋天
  2. “溪色清练练”中的“练”是什么意思?

    • A. 漫长
    • B. 明亮
    • C. 复杂
    • D. 干燥
  3. 诗中提到的“故人”最可能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家人
    • C. 诗人的敌人
    • D. 诗人的老师

答案

  1. C. 冬天
  2. B. 明亮
  3. A. 诗人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勉的《剡溪乘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姚勉更侧重于情感的寄托,王维则更强调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姚勉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理衣 其一 陶朱公知子 子陵垂钓 渊明采菊 经旧游 读荆公争墩诗 寄金白庵 其二 寄金白庵 其一 题芭蕉赠僧 赠接花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师出高徒 麦字旁的字 起反 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暴疾 以古为鉴 殷聘 戈字旁的字 包含葫的词语有哪些 窒闷 通时达务 言之不渝 缶字旁的字 佛妆 屯积居奇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