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渊明采菊》

时间: 2025-05-06 01:55:47

诗句

典午江山醉不攴,先生归去自嫌迟。

寄奴蔓草无容地,悭剩黄花一雨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47

原文展示:

典午江山醉不攴,先生归去自嫌迟。寄奴蔓草无容地,悭剩黄花一雨篱。

白话文翻译:

在这典午江山的醉意中,先生归去时自感嫌迟。寄奴的蔓草无处容身,只剩下黄花在雨中的篱笆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典午:指晋朝,因晋朝皇帝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曾任典午大夫。
  • 攴:同“支”,支撑。
  • 寄奴:指陶渊明,因其自号五柳先生,有“寄奴”之称。
  • 悭:吝啬,此处指稀少。

典故解析:

  • 典午江山:指晋朝的江山,这里用典午代指晋朝。
  • 先生归去:指陶渊明辞官归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典午江山醉不攴”,以晋朝的江山为背景,暗示了官场的繁华与陶渊明的归隐形成鲜明对比。次句“先生归去自嫌迟”,直接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后的自省与满足。后两句“寄奴蔓草无容地,悭剩黄花一雨篱”,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环境,黄花、雨篱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典午江山”和“醉不攴”的对比,暗示了官场的繁华与陶渊明的归隐。
  • 次句“先生归去自嫌迟”,直接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后的自省与满足。
  • 后两句通过“寄奴蔓草无容地”和“悭剩黄花一雨篱”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典午江山”与“归去自嫌迟”的对比,突出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官场的繁华。
  • 意象:使用“黄花”、“雨篱”等自然意象,传达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着坚韧和淡泊,与陶渊明的归隐生活相呼应。
  • 雨篱:象征着简朴和自然,与陶渊明的归隐环境相契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典午”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2. 诗中的“先生归去自嫌迟”表达了陶渊明的什么情感? A. 后悔 B. 满足 C. 焦虑 D. 无奈

  3. 诗中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坚韧 C. 悲伤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沈周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归隐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多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集》
  • 《沈周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范经干昆季昌国杂咏 酴醾花 次韵汪元举以诗觅时季和海棠花栽 次韵钱直阁和吕支盐梅花 次韵权郡钱直阁鹿鸣宴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 访混朴吴尊师 钱师魏参政挽辞 赵叔达侍郎挽辞 其二 致政王宣义挽辞 其二 致政王宣义挽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谟庙算 恶稔罪盈 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红签 伈伈睍睍 鞋头 怀安丧志 馬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挑字眼儿 女字旁的字 里正衙前 面字旁的字 包含栗的词语有哪些 惊畏 讹言谎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