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20
西江月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
娇莺声袅杏花梢。暗淡绿窗春晓。
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
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
正月里天总是阴雨绵绵,江南的寒意在清晨尤为明显。
娇嫩的黄莺在杏花的枝头轻声鸣唱,春天的早晨却在暗淡的绿窗外悄然降临。
美好的梦境只留在被子里,而新愁却与香气无缘消散。
小楼的帘子卷起,通向遥远的道路,
我望断了天涯的芳草,心中满是惆怅。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天涯芳草”可以理解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朱敦儒(约1080年-1150年),字孟举,号白石,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朱敦儒的作品多涉及思乡、离别等主题,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江月》创作于正月,正值新春,诗人通过描绘阴雨天气与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自己在新旧交替时节的复杂心情。正值寒冷的晨曦,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忧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
《西江月》是朱敦儒的一首典型作品,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全诗以正月的阴雨天气为背景,描绘了江南寒冷的清晨,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开篇的“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湿润的环境中,生动地呈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细腻。
诗中“娇莺声袅杏花梢”这一句,通过描绘春天来临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命的蓬勃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美好的梦境在现实的困扰中消散,新的烦恼又随之而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与思念。小楼的帘子卷起,似乎在呼唤着诗人向未知的旅程迈进,但“望断天涯芳草”又暗示了那种无尽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
这句描绘了正月的天气,阴雨绵绵,营造出寒冷的氛围,突显出季节的特点。
娇莺声袅杏花梢。暗淡绿窗春晓。
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黄莺在杏花枝头鸣叫,暗示春的到来,但窗外的暗淡又表现出一种无奈。
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
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现实的烦恼,新愁的产生与春天的香气背道而驰,形成鲜明对比。
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
小楼的帘子卷起,象征着向远方的渴望,但“望断天涯芳草”又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苦闷的对比,展现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诗人在春天的氛围中,既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又被现实的忧愁所困扰,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正月天饶阴雨”中的“阴雨”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诗人的心情在“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中表现出什么?
“小楼帘卷路迢迢”中小楼的帘子卷起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