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5
鹧鸪天
画舫东时洛水清。
别离心绪若为情。
西风挹泪分携后,
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
只应芳草见离魂。
前回共采芙蓉处,
风自凄凄月自明。
在画舫东游时,洛水清澈明亮。
别离时的心情如同爱的情愫。
西风轻拂,带来泪水,分别后更加愁苦,
十个夜晚的长亭中,九个梦中都是你。
云在水背,雁儿回归滩头。
这只应是芳草见证了我离愁。
前次我们一起采摘芙蓉的地方,
风依旧凄凉,月亮依旧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080年-约1150年),字希白,号白石,宋代诗人,善于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感受到离别与思念的情绪,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鹧鸪天》描绘了一幅优雅却略显伤感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思念。开篇以“画舫”和“洛水”的清澈来引入,给人以宁静的视觉感受。但随即转入离别的情绪,诗人通过“别离心绪若为情”来表达离愁的苦楚。西风的来袭,不仅带来清凉,更带走了温暖的情感,令诗人倍感惆怅。
在长亭的夜景中,诗人多次提到“梦”,显示出对爱人的深入思念,每一个梦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后半部分,云与雁的意象交替,渲染出离愁的氛围,尤其是“芳草见离魂”一句,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合了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往昔的眷恋,带给读者深切的共鸣。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情感的深切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洛水”代表什么?
“西风挹泪”中的“挹”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长亭”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