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0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05:08
金菊对芙蓉
作者: 李慈铭 〔清代〕
红叶初酣,黄花未老,银灯小驻秋光。
约飘逢俊侣,再展重阳。
玉釭怕照年来影,问鬓边添几新霜。
征鸿过尽,且听漏滴,闲领茶香。
还爱眼底吴妆。
正相依翠袖,同倚丝囊。
纵贪欢一晌,也胜寻常。
帘前此去天涯路,早东风瘦隔垂杨。
明年今夕,岭云万里,何限思量。
初秋的红叶已经开始醉人,黄花却依旧鲜艳,银灯下轻轻停驻在秋光里。约好与俊丽的伴侣相会,再次欢庆重阳佳节。那玉色的灯笼害怕照到自己年华的影子,问问鬓边又添了多少白霜。大雁已经飞过,且听那滴水的声音,悠闲地品尝茶香。
我仍然钟情于眼底的妆容。
正倚着翠绿色的袖子,依偎着丝缎的包袱。
即使贪恋这一时的欢愉,也胜过平常日子。
窗前此去天涯路,早已感受到东风的瘦影,隔着垂杨。
明年的今夕,岭上的云层万里,思念无尽。
作者介绍:李慈铭(约1770年-1849年),字宗彦,号香山,江苏人。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佳节,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金菊对芙蓉》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节日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中的红叶与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美丽,银灯下的相聚更是增添了诗的温馨。与俊侣的约会,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中“玉釭怕照年来影,问鬓边添几新霜”一句,透出一种对岁月的无奈与感叹,人生如梦,时光匆匆,令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
最后的“明年今夕,岭云万里,何限思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思念与未来的期待结合,表达了对明天的希望与无限的思考空间。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重阳节的欢庆,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红叶和黄花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成熟
C. 冬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繁茂
填空题:
“玉釭怕照年来影,问鬓边添几新__。”
判断题:
“金菊对芙蓉”中提到的重阳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金菊对芙蓉》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