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2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21:30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唐代〕
仙台下见五城楼,
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
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
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在仙台下可以看到五座城楼,
风景凄凉,昨夜的雨刚刚停歇。
山色远远地与秦树相连,夕阳下的景色显得格外迷人,
锤声近旁传来,仿佛在报知汉宫的秋意。
稀疏的松影投落在空坛上,格外宁静,
细小的草香弥漫在幽静的小洞里。
何必去别寻偏远的地方,
人间本身就有如丹丘般的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怀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的一个秋天,诗人可能是在游览某个风景名胜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人间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同题仙游观》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人在仙台的高处俯瞩五城楼,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尤其是“山色遥连秦树晚”,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和谐。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份清新和幽静。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的领悟,提示人们不必追求虚幻的仙境,生活中处处皆有美好,恰如这座小小的空坛和幽静的洞穴。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悟,体现了他对人世间的珍视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间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提倡珍惜眼前的生活,感悟身边的美丽,而不必追求虚幻的仙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砧声”象征着什么?
填空题:诗中“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_____。”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