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访独孤处士》

时间: 2025-05-04 23:55:31

诗句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

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55:31

原文展示

春日访独孤处士
作者:杜荀鹤 〔唐代〕

地僻春来静,
深宜长者居。
好花都待晚,
修竹不妨疏。
雁入湘江食,
人侵晓色锄。
似君无学处,
头白道如初。

白话文翻译

在偏僻的地方,春天来临显得宁静,
这里非常适合长者居住。
美丽的花儿都等到晚些时候才开放,
而修竹则不妨稀疏地生长。
大雁飞入湘江觅食,
人们在清晨的微光中开始锄地。
似乎你也不需要太多的学问,
白发苍苍却依然保持初始的志向。

注释

字词注释:

  1. 地僻:指地势偏远、荒僻的地方。
  2. 长者:年长者,通常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3. 宜:适合。
  4. 好花:美丽的花朵。
  5. 修竹:修长的竹子。
  6. 雁:大雁,迁徙的鸟类。
  7. 湘江:指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
  8. 曼:指晨曦,清晨的光色。
  9. 道如初:形容人始终保持初心。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环境,反映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50年—约933年),字季鹰,号独孤,唐代诗人。杜荀鹤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常表现出对安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普遍心态。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隐居环境。首句“地僻春来静”,生动地传达出偏远之处春天的静谧,给人以安宁之感。接着,诗人以“深宜长者居”一句,强调了这样的环境适合年长者栖息,暗示着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接下来的“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描绘了自然界中花朵与竹子的生长状态,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通过“大雁飞入湘江觅食”的描写,诗人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隐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最后的“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钦佩,虽然年华已逝,但始终保持初心与淡泊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思与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僻春来静:偏僻的地方春天来临显得格外宁静,暗示着世外桃源的氛围。
  2. 深宜长者居:这样的地方非常适合年长者隐居,体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好花都待晚:美丽的花朵在春天中都需要时间才能盛开,象征着静待时光与自然的和谐。
  4. 修竹不妨疏:修长的竹子可以稀疏生长,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状态,不必刻意追求繁茂。
  5. 雁入湘江食:大雁飞入湘江觅食,描绘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景象。
  6. 人侵晓色锄:人们在晨光中开始锄地,显示出农作的开始,体现生活的简单与真诚。
  7. 似君无学处: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问并不重要,反映出对知识与生活的思考。
  8. 头白道如初:即便白发苍苍,依然保持初心,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 比喻:将隐士的生活比作春日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向往。
  • 拟人:大雁的行为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与美好,探讨了人生态度与生活的哲理。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日: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着新的开始。
  2. 长者:代表智慧与经验,体现出对传统与安定的向往。
  3. 好花: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4. 修竹:修竹象征着高雅与坚韧,表现了自然的纯净。
  5. :迁徙的雁象征着自由与流动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僻”是指什么? A. 繁华之地
    B. 偏远之地
    C. 热闹之地

  2. 诗人认为适合居住的对象是?
    A. 年轻人
    B. 长者
    C. 小孩

  3. 诗中的“大雁飞入湘江觅食”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孤寂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2.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3.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荀鹤的《春日访独孤处士》在春天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关注于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而杜荀鹤则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首诗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杜荀鹤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湖上急雨 病中有述二首各五韵 夜归 七月二十一日午睡梦泛江风涛甚壮觉而有赋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 秋阴出游 秋郊有怀 吾庐 朝中措 望永阜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戈字旁的字 彼弃我取 謡歌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擗摽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溘丧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声名狼籍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阿根廷 包含尹的词语有哪些 爬梳洗剔 包含疫的词语有哪些 软叽叽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