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29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
作者: 徐渭 〔明代〕
夏实每看当鸟尽,
冬花何事向人妍。
不堪憔悴行吟后,
故弄阳春欲雪前。
正苦白头愁兀兀,
谁家黄蝶过娟娟。
杖藜立断斜阳影,
泪尽西风送菊天。
每当夏天的果实成熟时,我总是想起鸟儿已飞尽;而冬天的花朵,为何还在向人展现妍丽?我已无法忍受在行吟之后的憔悴,偏偏在阳春来临、雪花未降之前,故意让自己显得愁苦。正当我为白头而忧愁时,哪家黄蝶悠然飞过?我拄着拐杖,站在斜阳的影子中,泪水已经流尽,西风送走了菊花的季节。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昂,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感受,风格奔放,情感真挚。徐渭在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其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而著称。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十月,正值秋冬之交,作者通过描写园中樱桃花的凋零与黄蝶的飞舞,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此时,作者可能正处于人生的困惑与忧愁之中,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以四季的更替为背景,作者借助园中樱桃的花开与黄蝶的飞舞,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前两句“夏实每看当鸟尽,冬花何事向人妍”,通过对比夏冬,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不堪憔悴行吟后”,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因生活的烦扰而感到憔悴,抒发了人生的孤独与愁苦。最后几句中,作者通过“杖藜立断斜阳影,泪尽西风送菊天”,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孤独身影,表明其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借助春夏秋冬的变幻,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让人深思。徐渭的诗歌既有对自然的美好描写,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四季的变化,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个人的孤独感。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反思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黄蝶”象征了什么?
诗中“杖藜立断斜阳影”有何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渭的《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徐渭更注重对自然细致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则以豪放的笔调抒发豪情。二者虽风格迥异,但都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