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程职方冬至前一日江上观鱼》

时间: 2025-05-06 02:37:41

诗句

岁晏修渔事,邀宾俯碧流。

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

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

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

雪脍供庖俎,梅齑促宴瓯。

言诗知有意,不为百金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41

原文展示:

答程职方冬至前一日江上观鱼 宋祁 〔宋代〕

岁晏修渔事,邀宾俯碧流。 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 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 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 雪脍供庖俎,梅齑促宴瓯。 言诗知有意,不为百金求。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修整渔事,邀请宾客俯瞰碧绿的江流。 鸣响榔头截断横浦,鱼群聚集在寒冷的洲渚。 小船争相聚散,鸬鹚巧妙地浮游。 鲂鱼来时如同河上,鳊鱼出现似槎头。 雪白的鱼肉供厨房使用,梅子酱促成宴会的酒杯。 谈论诗歌知道有意境,不是为了百金而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晏:年末。
  • 修渔事:整理渔具,准备捕鱼。
  • 邀宾:邀请宾客。
  • 俯碧流:俯视碧绿的江水。
  • 鸣榔:敲击木头,用以惊鱼。
  • 截横浦:截断水流,使鱼群聚集。
  • 丛糁:鱼群聚集的样子。
  • 寒洲:寒冷的沙洲。
  • 舴艋:小船。
  • 鸕鷀:鸬鹚,一种捕鱼的水鸟。
  • 鲂:一种鱼。
  • 鳊:一种鱼。
  • 雪脍:雪白的鱼肉。
  • 梅齑:梅子酱。
  • 宴瓯:宴会的酒杯。
  • 言诗:谈论诗歌。
  • 有意:有意境。
  • 百金求:为了金钱而求。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反映了宋祁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宋祁在冬至前一日与宾客在江上观鱼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渔事和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至前一日的江上观鱼为背景,描绘了渔事的繁忙和自然的宁静。诗中,“岁晏修渔事”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引出了主题。随后的“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捕鱼的场景,而“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则进一步以小船和鸬鹚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两句“言诗知有意,不为百金求”,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纯粹追求,不为金钱所动,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晏修渔事,邀宾俯碧流。
    • 年末时节,整理渔具,邀请宾客一同俯视碧绿的江水。
  2. 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
    • 敲击木头截断水流,鱼群聚集在寒冷的沙洲。
  3. 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
    • 小船争相聚散,鸬鹚巧妙地浮游。
  4. 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
    • 鲂鱼来时如同河上,鳊鱼出现似槎头。
  5. 雪脍供庖俎,梅齑促宴瓯。
    • 雪白的鱼肉供厨房使用,梅子酱促成宴会的酒杯。
  6. 言诗知有意,不为百金求。
    • 谈论诗歌知道有意境,不是为了百金而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中的“比”和“似”。
  • 拟人:如“舴艋争离合”中的“争”和“离合”。
  • 对仗:如“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中的“鸣榔”与“丛糁”,“截横浦”与“聚寒洲”。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冬至前一日的江上观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纯粹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晏:年末的时节。
  • 碧流:碧绿的江水。
  • 鸣榔:敲击木头的声音。
  • 丛糁:鱼群聚集的样子。
  • 寒洲:寒冷的沙洲。
  • 舴艋:小船。
  • 鸕鷀:鸬鹚,捕鱼的水鸟。
  • 鲂:一种鱼。
  • 鳊:一种鱼。
  • 雪脍:雪白的鱼肉。
  • 梅齑:梅子酱。
  • 宴瓯:宴会的酒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晏修渔事”指的是什么时节?

    • A. 春末
    • B. 夏初
    • C. 秋末
    • D. 冬末 答案:D
  2. “鸣榔截横浦”中的“鸣榔”是什么意思?

    • A. 敲击木头
    • B. 鸣叫的鸟
    • C. 敲击铜器
    • D. 鸣叫的鱼 答案:A
  3. 诗中“言诗知有意”表达了什么?

    • A. 诗歌的技巧
    • B. 诗歌的意境
    • C. 诗歌的韵律
    • D. 诗歌的结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宋祁的这首诗都以江上观鱼为背景,但苏轼的诗更注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而宋祁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歌艺术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重过扬州旧宅 其一 登天平山憩中白云 寄怀鲍茝香夫人 登木末楼 赋得晓禽催读 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 震居山访姚氏隐居喜晤苍碧陈山人 题小如山庙 钟馗观鬼斗蟆图 读旧稿蛙吹集一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好谋而成 与世俯仰 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霜露之病 殳字旁的字 转斗 跑发 横授 包含整的成语 家道从容 包含茬的词语有哪些 一喷一醒 皂丝麻线 面字旁的字 阒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