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2:48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作者: 傅莹 〔宋代〕
结庐深山顶,遂怀安隐心。
安隐如之何,道胜尘虑沈。
青霞白云致,茂树修竹阴。
悠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寻。
在深山之巅建造小屋,因此怀有安隐的心情。
安隐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道理超越了尘世的烦恼。
青色的霞光与白云交融,茂密的树木和修长的竹子提供阴凉。
在北山悠然自得,令人想要再次追寻。
本诗中的“天台”可以理解为天台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代表了隐逸与修行的理想之地。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助自然的美景,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傅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常与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相结合。
本诗作于作者对梵才大师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大师归隐天台的祝福与思念,体现了道教与佛教的交融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越。开篇以“结庐深山顶”引入,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安逸状态。接着以“道胜尘虑沈”说明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暗示着通过修行和对道理的领悟,可以摆脱世俗的烦恼。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青霞白云、茂树修竹,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丽,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令人思重寻”更是道出一种对这种生活的渴望,仿佛在提醒读者要追寻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通过理解道理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加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烦恼、回归自然的情感基调。
诗中“结庐深山顶”意指什么?
A. 建造房屋在山顶
B. 远离城市生活
C. 隐居于自然之中
D. 以上皆是
“道胜尘虑沈”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财富
B. 明白道理超越烦恼
C. 忍受世俗痛苦
D. 享受繁华生活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是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高山、云霞、树木
C. 江河湖海
D. 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