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时间: 2025-04-24 08:44:32

诗句

夜入精蓝意自真,上方一笑政清新。

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44:32

原文展示: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张栻 〔宋代〕 夜入精蓝意自真,上方一笑政清新。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夜晚进入精舍,心情自然真切;在上方一笑,政治气氛清新。山中的僧人突然随着流水离去,可惜他一生未了的身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精蓝:指僧人居住的精舍。
  • 上方:指高处,这里可能指僧人的居所或精神境界。
  • 政清新:政治气氛清新,指社会环境或政治氛围的改善。
  • 山僧:指居住在山中的僧人。
  • 随流水:比喻死亡或离去。
  • 未了身:指未完成的事业或心愿。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栻听闻某位高僧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高僧一生未了心愿的惋惜和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去世的哀思和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首句“夜入精蓝意自真”描绘了诗人夜晚进入僧舍时的真切感受,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次句“上方一笑政清新”则转向对政治氛围的期待,希望社会能够清新、和谐。后两句“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则流露出对高僧未了心愿的深深惋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夜入精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进入僧舍,心情自然真切。
  • 次句“上方一笑政清新”表达了诗人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
  • 后两句“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则表达了对高僧去世的哀思和对未了心愿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随流水”比喻死亡或离去。
  • 拟人:“上方一笑”赋予上方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清新政治氛围的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高僧去世的哀思和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和谐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蓝:僧舍,象征宁静和超脱。
  • 上方:高处,象征精神境界或理想状态。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逝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精蓝”指的是什么? A. 僧舍 B. 山林 C. 宫殿 D. 河流
  2. “上方一笑政清新”中的“上方”可能指的是什么? A. 高处 B. 僧人的居所 C. 精神境界 D. 政治中心
  3. 诗中的“随流水”比喻什么? A. 死亡 B. 离去 C. 流动 D. 变化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表达了对清新政治氛围的向往,但张栻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高僧去世的哀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寿王瑗仲先生,并题南山同寿 鹧鸪天·罗袜凌波洛浦仙 鹧鸪天 甲戌正月下旬偕韵绮同西明夜至无锡借灯笼入梅园宿次日冒雨登鼋头渚望太湖归谱此词 鹧鸪天 客中送故友赴战区 鹧鸪天·巧匠园缝异样花 鹧鸪天 西庄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其二十一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代宗匠 走之旁的字 阿弥陀佛 惜玉怜香 一身二任 鼠字旁的字 画工 共和制 吃恼 爻字旁的字 同心一德 包含模的词语有哪些 跳银 乛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不好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