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章华台》

时间: 2025-04-24 08:44:44

诗句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

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

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44:44

原文展示:

游章华台 张栻 〔宋代〕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 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 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白话文翻译:

楚国曾经雄伟壮观,如今荒废的章华台已非昔日。 平坦的川地上残留着昨夜的积水,萧条的寺庙掩映在斜阳的余晖中。 树叶落下,秋天的声音急促,天空高远,雁影显得微弱。 凄凉之情无处寻问,只能骑马沿着堤岸归去。

注释:

  • 楚国:古代国名,位于今湖北一带。
  • 章华台:楚国的著名建筑,曾是楚王的宫殿。
  • 宿潦:昨夜的积水。
  • 萧寺:指荒凉的寺庙。
  • 斜晖:斜阳的余晖。
  • 木落:树叶落下。
  • 秋声急:形容秋天落叶的声音急促。
  • 雁影微:雁群飞过,影子显得微弱。

诗词背景: 张栻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首诗通过游览章华台,表达了对楚国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今荒凉的感慨。章华台作为楚国的象征,其兴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章华台的今昔对比为线索,通过对荒台、平川、萧寺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诗中“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一句,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增强了诗歌的感伤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直接点出了章华台的今昔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
  • “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荒凉的氛围。
  •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形象感。
  • 末句“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凄凉景象的无奈和感慨,以及最终的归途。

意象分析:

  • 荒台:象征着楚国的辉煌与衰败。
  • 平川、宿潦:描绘了荒凉的自然景象。
  • 萧寺、斜晖:增强了诗歌的凄凉氛围。
  • 木落、秋声: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天高、雁影:象征着远行和离别,增添了诗歌的哀愁感。

互动学习:

  1. 诗中“荒台”指的是什么? A. 楚国的宫殿 B. 楚国的寺庙 C. 楚国的城墙 D. 楚国的园林 答案:A

  2. 诗中“木落秋声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C

  3. 诗中“凄凉无处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D. 悲伤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与张栻的这首诗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张栻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起信笔 和叶枢密题谢清音道人扇面 和潘倅新溪七首 木芙蓉 偶成 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 游赤松小桃源 脩谒 呈方叔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归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点明 参参伍伍 暗室求物 匠作 欠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口如瓶 儿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偃武息戈 掇青拾紫 中金 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擿埴冥行 执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