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惠山》

时间: 2025-05-04 06:06:46

诗句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46

原文展示:

游惠山 张栻 〔宋代〕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 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游历惠山时,对山泉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久远历史的感慨,以及它带给人的心灵慰藉。“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则赞美了山泉的独特之美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与美景的偶然相遇。“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强调了真正的美需要用心去发现。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在亭中静坐,感受凉风和清阴,从而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 兹泉:此泉,指惠山的泉水。
  • 几岁月:多少年月。
  • 复此:再次,又一次。
  • 慰渴心:满足渴望的心灵。
  • 谅惟:确实只有。
  • 独钟秀:特别钟情于秀美。
  • 源委:水源的来龙去脉。
  • 在昔:从前,过去。
  • 抱幽独:怀抱着幽静孤独。
  • 邂逅:偶然相遇。
  • 赏香:欣赏香气。
  • 希声:稀有的声音。
  • 听者难:难以被听到的声音。
  • 至味:极致的味道。
  • 兀坐:静静地坐着。
  • 亭午:正午。
  • 凉风:凉爽的风。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於焉:在这里。
  • 深晤:深刻的领悟。
  • 三叹:多次叹息。
  • 微吟:轻声吟咏。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游历惠山时的作品,通过对山泉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中,“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一句,既表达了对山泉悠久历史的感慨,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渴望和欣赏。“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则进一步赞美了山泉的独特之美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与美景的偶然相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偶然发现和深刻体验。“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强调了真正的美需要用心去发现,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在亭中静坐,感受凉风和清阴,从而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感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此泉经历了多少年月,再次满足了我的渴望之心。
  2.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确实只有这泉水特别钟情于秀美,其源头和流经之处都非常深远。
  3.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从前我怀抱着幽静孤独,偶然遇到了这令人欣赏的香气。
  4.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稀有的声音难以被听到,但极致的味道是可以寻找到的。
  5. 兀坐正亭午,凉风度清阴:静静地坐在正午的亭子里,凉风吹过清凉的树荫。
  6. 於焉有深晤,三叹复微吟:在这里有了深刻的领悟,多次叹息并轻声吟咏。

修辞手法:

  • 比喻:“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中的“希声”比喻难以被听到的声音,“至味”比喻极致的味道。
  • 拟人:“谅惟独钟秀”中的“独钟秀”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泉水的特别钟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写山泉的美丽和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兹泉:此泉,指惠山的泉水。
  • 凉风:凉爽的风。
  • 清阴:清凉的树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栻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兹泉”指的是什么? A. 此泉 B. 此山 C. 此水 D. 此树

  3. 诗中的“希声听者难”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稀有的声音难以被听到 B. 稀有的声音容易被人听到 C. 稀有的声音不需要被听到 D. 稀有的声音不需要被人听到

答案:

  1. B. 宋代
  2. A. 此泉
  3. A. 稀有的声音难以被听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游惠山》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壶中天(月涌大江·西有大江,远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为之飞越。) 水龙吟·白莲 南楼令/唐多令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 南楼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长亭怨(旧居有感) 清平乐·候蛩凄断 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 暗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崎峣 麥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子午仪 放结尾的成语 包含预的词语有哪些 气逾霄汉 一饭之德 五量 忠良 火星乱冒 页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陋民 随事制宜 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捏脚捏手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