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32
夕发阳翟
梅尧臣
我行阳翟道,暮雨原上急。
麒麟冢相望,霹雳碑下立。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
我在阳翟的道路上行走,黄昏的雨急促地下着,
远处可以看到麒麟冢,霹雳碑下我静静伫立。
农田在山边逐渐远去,鬼火在树林中窜入。
不要去询问泉下的人,马匹的衣裳已经湿透。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仕途平淡,但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夕发阳翟》写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常在外游历,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创造了这首充满意境的诗作。
《夕发阳翟》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描绘了一个行走在夕阳和细雨中的旅人,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富有哲理的氛围。首句“我行阳翟道”,简洁而直接,立刻将读者带入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接下来的“暮雨原上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傍晚雨势的急促,传达出一种紧迫感。
诗中提到的“麒麟冢”和“霹雳碑”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麒麟作为一种祥瑞的象征,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厚重,而霹雳碑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随着诗句的发展,农耕的景象逐渐远去,鬼火的意象出现,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无常。
最后一句“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则引发对生死的深思,提醒我们珍惜眼前。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厚重,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哲理认知。
诗中提到的“阳翟”是指哪个地方?
“莫问泉下人”中的“泉下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鬼火”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