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3:52
原文展示:
夜中有感(二首) 高启 〔明代〕
倦仆厨中睡已安, 吹灯呼起冒霜寒。 酒醒无限悲歌意, 不觅书看觅剑看。
白话文翻译:
仆人疲倦地在厨房中安睡, 我吹灭灯火,呼唤他起来,冒着霜寒。 酒醒后,心中充满了悲歌的情感, 不再寻找书籍阅读,而是寻找剑来观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约1336-1402),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和内心的悲凉,可能是作者在特定的生活境遇或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种挫折或失意后创作的,通过夜晚的孤独和酒后的悲歌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倦仆”、“吹灯”、“冒霜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诗中的“酒醒无限悲歌意”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而“不觅书看觅剑看”则可能象征着作者从文人的身份转向武士的决心,或者是对于现实的一种反抗和逃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和内心的悲凉,通过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倦仆”指的是什么? A. 疲倦的仆人 B. 疲倦的作者 C. 疲倦的剑 D. 疲倦的书 答案:A
诗中的“吹灯呼起冒霜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B
诗中的“不觅书看觅剑看”可能象征着什么? A. 对文学的热爱 B. 对武士的向往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