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六安文殊亮老》

时间: 2025-05-02 12:31:22

诗句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於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寤寐思棒喝,邂逅得倾倒。

何妨萃高人,坐上褒吾葆。

会胜索枝撑,得师恨不早。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22

原文展示: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於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寤寐思棒喝,邂逅得倾倒。
何妨萃高人,坐上褒吾葆。
会胜索枝撑,得师恨不早。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白话文翻译:

我从东边的蓼花丛中走来,沿着水边的竹林寻找幽静的地方。
崎岖的路途让我到达六安,终于见到了文殊老和尚。
文殊是超凡脱俗的朋友,在僧侣中被称为宝贵的存在。
我这一生能够得到他的赞许,真是可以传承他的禅意。
无论是清醒还是梦中,总在思念他的教诲,偶然间得以倾倒于他的智慧。
何妨聚集那些高人,坐在一起赞美我的修养。
如果早些遇到这样的师父,真是太好了。
努力在云山中留下身影,未必能止步于此。

注释:

  • 东蓼:指东边的蓼草,常用以描绘自然景象。
  • 水竹:指水边的竹子,象征幽静环境。
  • 文殊老:指文殊菩萨,象征智慧,或特指一位高僧。
  • 棒喝:指禅宗的教诲方式,通常是用力的提醒或警醒。
  • :聚集、汇聚。
  • 褒吾葆:赞美我的修养。
  • 云山:指高山,象征修行的境界和追求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佛教的思考与对高人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其游历六安之时,表达了对文殊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禅宗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王之道对文殊老和尚的崇敬之情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寻。诗的开头描绘了他从东边的蓼花丛中出发,沿着水竹而行,展现出一种追求幽静与智慧的心境。途中的崎岖不平显现出修行道路的艰辛与不易,但最终,他在六安见到了文殊老,内心的欢喜与敬仰油然而生。文殊作为“僧门素称宝”的高人,象征着智慧与教诲,而诗人对其的赞美透着一份渴望与敬仰。

诗中的“寤寐思棒喝”一语道出了诗人对文殊教诲的渴望,想要在生活中时刻受到提醒,保持清醒的心态。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高人的羡慕与自己修行的反思,感慨若能早些遇到这样的师父,或许能更早地领悟到更深的道理。这首诗不仅是对文殊老的赠颂,也体现了诗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探索与成长,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从东蓼来:诗人自东而来,隐喻一段旅程的开始。
    • 水竹遂幽讨:水边竹林的幽静,代表追求宁静的心境。
    • 崎岖至於六:路途艰辛,暗示修行的不易。
    • 获见文殊老:终于见到仰慕的高人,心中欢喜。
    • 文殊方外友:文殊超凡脱俗,是心灵的朋友。
    • 僧门素称宝:文殊在僧侣中被尊重,象征智慧的珍贵。
    • 平生首肯处:一生中得到的认可,传承了禅意。
    • 可嗣布禅皓:可以传承他的智慧与教义。
    • 寤寐思棒喝:无论清醒还是梦中,始终思念教诲。
    • 邂逅得倾倒:偶然相遇与倾心的智慧。
    • 何妨萃高人:集聚高人,共同探讨。
    • 坐上褒吾葆:坐在一起,赞美自身修养。
    • 会胜索枝撑:若能早遇良师,定会更早领悟。
    • 得师恨不早:感叹自己遇良师的晚。
    • 勉为云山留:努力在高山中留下身影。
    • 未可止中道:修行的路途还未结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殊比作高人,象征智慧。
    • 对仗:平衡的结构,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竹、云山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智慧的向往、对高人的敬仰,以及对修行道路上艰辛与追求的深刻反思,蕴含着佛教哲理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东蓼: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与自然的美好。
  • 水竹:代表宁静与智慧的追寻。
  • 文殊老:智慧的象征,表明高人之德。
  • 棒喝:象征着禅宗智慧的教诲与警醒。
  • 云山:象征着理想的修行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从哪个方向而来?

    • A. 北方
    • B. 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文殊老在僧门中被称为什么?

    • A. 朋友
    • B. 宝
    • C. 兄弟
    • D. 师父
  3. 诗中提到的“棒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教诲的方式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游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赠六安文殊亮老》 vs 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智慧的追求,但王之道更强调修行与高人的重要性,而李白则表现了孤独与自由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王之道评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尚书李丈六绝 其三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其二 倚江亭会上虞伯逵送梅花并二绝句坐上次韵并调贺子忱 其一 戏景思 其二 再和制帅 其四 次韵刘南伯二首 其一 和李清卿雪 和眉守王郎中 和友人 其一 和关子东筇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外手 业字旁的字 温柔 活意 弃俗出家 里里外外 形响 沧海一粟 包含匙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谦素 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憎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歃血为誓 若丧考妣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