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0:56
九日对菊
作者:邹浩 〔宋代〕
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
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
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
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
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诗人感叹即使没有雨水,江河也显得干枯,草木被尘土覆盖。重阳节就要来临,但菊花的花蕊还未盛开。邻居家有一株高大且美丽的菊花,种在小院中,足以自成风景。摘下菊叶来装饰,茱萸可以与之相伴。我举起流霞酒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虽然无所事事,随意游荡,但这样的美好又有谁能看到呢?渊明是何人呢?在东篱下傲然自得,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作者介绍:邹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重阳节是一个与菊花密切相关的节日,诗人在此时写下这首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九日对菊》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还蕴含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江亦乾”引入,展现出一种干旱与无奈的情境,仿佛在预示着生活的艰难。接着,“菊蕊犹未吐”则巧妙地引入了重阳节的主题,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是重阳节的重要元素。
邻居的菊花以“高才尺四五”形容,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洞察,这一株菊花虽在小庭中,却足以自成一番风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将菊叶与茱萸结合,体现了诗人智慧与幽默的一面。饮酒时“喜色动眉宇”,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陶醉,更是对日常生活中小确幸的珍惜。
最后两句“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与“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则引发读者对个人存在的思考,渊明的隐逸生活成为了诗人的一种向往与借鉴。整首诗既有对时节的感悟,又蕴含了对人生的哲理,展现了邹浩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学的追求。诗中传达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人深思。
诗词测试:
“不雨江亦乾”这句的意思是:
A. 江水丰盈
B. 江水干枯
C. 江水清澈
D. 江水流淌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茱萸可为伍”中的“伍”指的是:
A. 朋友
B. 伴侣
C. 组合
D. 位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