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同驹父作》

时间: 2025-05-07 08:49:59

诗句

已约龙沙看江浪,更从宝塔上晴空。

萧萧雨堕兹游阻,靡靡秋残吾道穷。

不见江州竹叶酒,空馀彭泽菊花丛。

去年此日尤萧瑟,两地相思目断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59

原文展示:

已约龙沙看江浪,更从宝塔上晴空。
萧萧雨堕兹游阻,靡靡秋残吾道穷。
不见江州竹叶酒,空馀彭泽菊花丛。
去年此日尤萧瑟,两地相思目断中。

白话文翻译:

已经约好去龙沙看江浪,接着又要在宝塔上观看晴空。
细细的雨落下,使我的游览受到阻碍,凄凉的秋天渐渐消逝,我的道路也到尽头。
不见江州的竹叶酒,只剩下彭泽的菊花丛。
去年同一日子更加凄凉,两地相思的情感已经断裂。

注释:

  • 龙沙:指的是龙沙山,位于江边,是观江的好地方。
  • 宝塔:指高耸的塔楼,暗示了观景的高度和视野。
  • 江州:即江州司马青衫泪的地方,典指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江州。
  • 彭泽:指彭泽县,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代表着清雅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江州竹叶酒:出自江州的竹叶酒,常用来象征友谊和欢聚。
  • 彭泽菊花:典出陶渊明的《饮酒》;菊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在重阳节前后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秋天的孤寂感。

诗歌鉴赏:

《九日同驹父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景象的诗。诗人以“龙沙看江浪”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江景,意象生动而清晰。接着“更从宝塔上晴空”引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欣赏,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然而,随即转入“萧萧雨堕兹游阻”,这里的“萧萧”暗示了雨的细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在愉悦的游览中感受到秋天的萧条与孤独。整首诗以“去年此日尤萧瑟”作为结尾,显得格外感伤,体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这种情感在“目断中”中得到了升华,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切的离愁别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约龙沙看江浪:已与友人约好在龙沙观看江浪的壮丽景色。
  2. 更从宝塔上晴空:又想从高塔上眺望晴空,心情愉悦。
  3. 萧萧雨堕兹游阻:细雨纷纷落下,令人游兴全无,心情沉重。
  4. 靡靡秋残吾道穷:秋天渐渐残余,我的游历也到了尽头。
  5. 不见江州竹叶酒:未能品尝江州的竹叶酒,暗示友人不在身旁。
  6. 空馀彭泽菊花丛:只剩彭泽的菊花,象征孤寂。
  7. 去年此日尤萧瑟:回想起去年同一天的情景,更加感到凄凉。
  8. 两地相思目断中:两地的相思之情,眼前一片模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比作萧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思念之情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和脆弱,体现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江浪: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 竹叶酒:代表着友谊与欢聚的美好。
  • 菊花:象征高洁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已约龙沙看江浪”中的“龙沙”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市
    D. 一片森林

  2. 诗中提到的“竹叶酒”象征着: A. 离别
    B. 友谊
    C. 孤独
    D. 自然

  3. “去年此日尤萧瑟”中的“萧瑟”意指: A. 热闹
    B. 凄凉
    C. 幸福
    D. 宁静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洪朋与陶渊明的作品,探讨他们在描写自然与情感上的异同。洪朋的诗更加直接而富有个人情感,而陶渊明则常以自然景物隐喻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流派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同永源小酌漫成 感春十三首 久阴忽晴作诗寄秬秸时二子沿干在阳翟镇 仲夏 都梁夜景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八 醉宿慈氏院晨起 暮春书事 其三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五 大暑戏赠希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听人穿鼻 闪击战 艰苦卓绝 通判 置之不问 计合谋从 埽迹 士字旁的字 雄方 飜翥 无字旁的字 平心持正 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歺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