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07
雨花台上雨初乾,
野色江光落坐间。
岂谓旅游逢九日,
共来把酒看三山。
老年节物偏生感,
到处云林不负閒。
落木满空秋万里,
暝禽遥带夕阳还。
雨花台上刚刚下过雨,
野外的色彩和江水的光影在身边交融。
怎能想得到,正值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我们一同举杯畅饮,欣赏三山的美景。
年纪渐长,对节令的感触愈加深刻,
四周的云雾和林木都不辜负这惬意的闲情。
满地的落叶在空中飞舞,秋天的景色绵延万里,
黄昏时分,远处的鸟儿带着夕阳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字伯鸣,号文徵,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风格典雅,常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文徵明一生致力于书法和绘画,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反映了对人生和节令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雨花台及重阳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雨花台上雨初乾”即描绘了一个刚刚下过雨后的宁静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接下来的“野色江光落坐间”,通过对比野外的色彩与江水的光影,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自然画卷中。
“岂谓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中,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愉悦,尤其是在重阳节这样一个充满意义的日子里,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深感时光流逝,尤其在老年时节,对节令的感悟更为深刻,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的“落木满空秋万里,暝禽遥带夕阳还”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落叶与归鸟的意象,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给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在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节日氛围,表达了对生命、时光的思考与珍惜,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地点写作此诗?
重阳节的日期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三山”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