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42:40
老夫不及朱师古,纳却太常少卿得潼府。
老夫不及张约斋,乞得华州仙观名云台。
金印如斗床满笏,富贵何曾膏白骨。
一世穷忙为阿谁,终日逢人皱两眉。
卖身长须仍赤脚,忍面墦问乞东郭。
添丁德曜喜欲颠,孤竹一簟真个错。
张君有他复有田,朱君归去无一钱。
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
我这老头子比不上朱师古,虽然他获得了太常少卿的职位,却得到了潼府的礼遇;我也比不上张约斋,乞求得华州仙观的名声。
金印如斗,满满的都是荣华富贵,然而这些又能如何呢,终究也只是白骨。
一辈子辛苦忙碌,为的是什么呢?每天见人都愁眉苦脸。
我把自己卖了,长长的胡须还是赤脚,忍着面子去问乞讨的东郭;
添丁德曜高兴得几乎要发狂,孤竹一簟却真是错了。
张君有田地,朱君却一文不值。
我这老头子年纪大了也不想回去了,五柳先生可能会笑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睇山房主,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社会现实关怀。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漠,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嘲讽。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他与那些仕途顺利的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对比自己与朱师古、张约斋的地位差异,引入了对名利的思考。尽管他们获得了荣华富贵,但在杨万里看来,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富贵何曾膏白骨”,即使拥有金印、地位,最终也难逃一死,轮回于白骨之下。
接着,诗人用“终日逢人皱两眉”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与无奈,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厌倦。接下来的“卖身长须仍赤脚”,生动地描绘了他的窘迫与无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而“添丁德曜喜欲颠,孤竹一簟真个错”则表明了他对生活中繁琐的琐事的无奈,尽管添丁的喜事是值得高兴的,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错位的。
最后,诗人以“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作结,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平和与洒脱,尽管年华已逝,也不愿追随世俗的浮华,真正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反思,表达了杨万里对世俗成就的淡漠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对自我的认知。
诗中提到的“朱师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的“金印”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郭”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