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32:12
永叔赠酒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大门多奇酝,一斗市钱千。
贫食尚不足,欲饮将何缘。
岂能以口腹,屈节事豪权。
闭户饱於齑,作诗涌如泉。
一日复一夕,醒目常不眠。
穷腊忽可怪,双壶故人传。
呼儿欲自酌,瓦盏无完全。
其能饔甘脆,而况侑夭妍。
却令情怀恶,分与富贵偏。
收拾不复尝,排置屋角边。
傥有嘉客至,倾倒相与颠。
何暇问浓薄,但觉窗扉旋。
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颓然。
始得语且横,既醉论益坚。
曾不究世务,闲气争古先。
毕竟两未决,辨吻空流涎。
嗟我儒者饮,聒耳无管弦。
虽云暂欢适,终久还愁煎。
自甘不偶死,宁慕金印悬。
愿频致此物,勿恤疮檐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深切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感叹在门外有美酒可供,但自身贫困,难以享受。即使想饮酒,也无法向权贵低头,宁愿闭门独自享用简单的食物,写诗如泉涌般涌现。日夜不眠,心中常有思绪。忽然间,旧友送来酒壶,想要自酌,却发现没有完整的杯子,尽管有美味的食物,却无法与美酒相配。这样的情怀让人厌恶,仿佛与富贵相悖。酒放在屋角,难以再尝,若有宾客来访,就随意倾倒共饮。饮酒时无暇顾及酒的浓淡,只觉窗外的风轻轻吹动。谁又能识得我是谁,宾主之间各自颓废。醉酒后话题自然流淌,虽然不关心世俗事务,却也空谈古今。终究两者未能决断,辩论中流口水。可叹我这个儒者饮酒,耳边没有乐器伴奏。尽管说是短暂的欢乐,最终却又回到愁苦之中。自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向金印权贵仰望。希望能常常有酒可饮,不必在意屋檐下的困苦。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村,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特别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生动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永叔赠酒》创作于梅尧臣生活的宋代,那个时期的士人面临着权贵的压迫和生存的困境。诗人借酒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思考。
梅尧臣的《永叔赠酒》是对饮酒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描绘酒的珍贵与饮酒的尴尬,展现了诗人对权贵与贫困的思考。开篇即以“奇酝”引入,表明酒的珍贵,随即转入自我困境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对饮酒的渴望。诗中多次提到“贫食尚不足”,“屈节事豪权”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敏感与不满。
在诗的中后段,诗人借酒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他写道“呼儿欲自酌,瓦盏无完全”,塑造了一种孤独的饮酒形象,表现出与世俗的隔绝。最后几句,通过对饮酒的总结,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反映了一个儒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整首诗意趣盎然,层次分明,既有对饮酒的享受,又有对人生的沉思,体现了梅尧臣作为士人的深邃思想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宁愿选择贫困中的自我坚持,拒绝屈从于权贵,展现出一种独立的人格和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门多奇酝”中的“奇酝”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美景
诗中提到的“闭户饱於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权贵的屈从
B. 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C. 对饮酒的渴望
诗人希望常常有酒可饮,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理想的坚持
C. 对权贵的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