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寄歙州潘伯恭》

时间: 2025-07-26 19:12:23

诗句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12:23

诗词名称: 再寄歙州潘伯恭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白话文翻译:

青山直插入天际,古老的道路隐蔽在云雾之中。
如果没有行人来往,怎么知道与郡城的联系呢?
高楼虽然优雅秀丽,古树却已模糊涌现。
今天特意请你问候,衡门那位年迈的老翁。

注释:

  • :阻隔、切断。
  • :遮蔽、隐藏。
  • 安知:怎么知道。
  • 窈窕:形容建筑物高而美丽。
  • 溟蒙:模糊、昏暗的样子。
  • 劳君问:特意请你问候。

典故解析:

“青山截天去”意指青山高耸,古人常以山水寄托情感,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安知与郡通”则反映出人在偏远之地对外界联系的不确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山水诗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的影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在外地游历时,想念故乡和朋友潘伯恭,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再寄歙州潘伯恭》以自然景色开篇,青山和古道的描绘创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稀缺。诗中的“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古树的模糊象征着记忆的模糊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则是对友人潘伯恭的询问,表达了对故人的关心与思念,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山截天去:青山高耸入云,给人以孤立的感觉。
    • 古路蔽云中:古老的道路在云雾中隐藏,暗示与世隔绝。
    •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没有人来往,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否与郡城相通。
    • 高楼虽窈窕:高楼虽然美丽,但也显得孤单。
    • 古树已溟蒙:古树的模糊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请你问候年迈的老翁,传达了关心与问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与古路比作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拟人:古树的“溟蒙”给人以生命的感觉,暗示时间的无情。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高远与孤独。
  • 古路:代表过去的记忆与人生的旅程。
  • 高楼:象征人世的繁华与孤独。
  • 古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 老翁:代表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截天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远孤独
    • B. 平凡无奇
    • C. 热闹繁华
  2. “古树已溟蒙”中的“溟蒙”指的是什么?

    • A. 清晰明亮
    • B. 模糊昏暗
    • C. 热情洋溢
  3. 诗中提到的“老翁”象征着什么?

    • A. 友人的关心
    • B. 时间的流逝
    • C. 人生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以忧国忧民的情怀描绘春天的景色,强调了人情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 《鹿柴》:王维则通过山水描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但都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行香子·三山作 鹧鸪天·和昌父 水调歌头 临江仙 念奴娇 霜天晓角·赤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行不义必自毙 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包含簿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指大于臂 荆钗布袄 包含晰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一介不苟 言者弗知 尺璧寸阴 放炮 憧憬 贝字旁的字 虚嘴掠舌 提手旁的字 龙兴凤举 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