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10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
蠹极木心,以丰尔腹。
偶或成之,胡为勖人。
人而不真,繇尔乱神。
蠹兮蠹兮,何全其生。
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蛀虫并不是自己蛀蚀,而是侵蚀木头。
蛀虫深入木心,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腹部。
偶尔成就了某些事,何必去激励他人呢?
人若不真实,就会因此而迷乱神智。
蛀虫啊蛀虫,你何以能全身而活?
没有依托于你的形状,像霜松和雪柽那样孤立。
齐己,字景明,号平原,唐代诗人,身世较为清贫,曾在寺院中修行。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本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纷纷追求名利,齐己在此诗中反映出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蠹》这首诗以“蠹”为喻,借助蛀虫来探讨人性及社会现象。诗中通过蛀虫对木材的侵蚀,象征那些不真诚、追求私利的人们,展现人类对自然与他人造成的破坏。诗的前两句开篇即将焦点放在蛀虫与木头的关系上,表面上看似描绘了一幅自然图景,实际上却反映了人类的自私与贪婪。
诗中提到“人而不真”,这是一种对人性虚伪的深刻洞察,齐己通过蛀虫的行为比喻人们的贪婪,突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乱象。最后一联的“无托尔形,霜松雪柽”则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依无靠的情感,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真实和纯粹的难能可贵。
全诗通过蛀虫的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反映了社会的种种乱象,警示人们保持真实与纯粹。
蠹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的贪婪与虚伪
C. 简单的生物
诗中提到的“胡为勖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赞美他人的成就
B. 对他人行为的不屑
C. 鼓励他人努力
诗的最后一句“霜松雪柽”意指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美丽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齐己与李白的作品中,均涉及对人性的探讨,但齐己更倾向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