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8:29
涛涌昼冥冥,危途一线经。
海风吹面黑,山霭入眉青。
古院无僧住,长松有鹤停。
春甲渺何许,残碣卧林坰。
波涛汹涌,白天却显得昏暗,
在这险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海风吹来,面庞变得阴沉,
山雾弥漫,眉头似乎也被染上了青色。
古老的院落里没有僧人居住,
高大的松树上停留着一只仙鹤。
春天的气息在哪里呢?
只看到残破的石碑卧在林间的土坎上。
夏炜如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闻名。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写于辛巳年春日,诗人游览黄山北面,俯瞰长江,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渺小。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及其内心的感慨。在“涛涌昼冥冥”一句中,波涛的汹涌和昏暗的白昼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压迫感,并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运用“海风”和“山霭”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古院无僧住,长松有鹤停”则通过古院的宁静和松树上的鹤的意象,反映了历史的沉寂与自然的静谧。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影响。
最后的“春甲渺何许,残碣卧林坰”一联,表达了对春天气息的渴望与生命的无常。残破的石碑象征着历史的遗留,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沉重思考,反映了个人在历史与自然中的渺小和孤独,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往历史的追慕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中“涛涌昼冥冥”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晴天
B. 暴风雨
C. 昏暗的海面
D. 夕阳西下
“古院无僧住”中的“古院”象征了什么?
A. 繁华
B. 孤寂与历史
C. 未来
D. 青春
诗的最后一句“残碣卧林坰”意在表达什么?
A. 生命的长久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春天的向往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