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7
东金子山
作者: 夏炜如〔清代〕
五年前已钦高格,
今日清谭始许攀。
真气骨同鸾耸立,
古神情似鹤翛闲。
诗才聱叟逋翁上,
画品迂倪颠米间。
我亦胸中多块垒,
恨无妙腕学荆关。
五年前我已敬仰那高远的品格,
今天在清澈的溪水边才开始尝试攀登。
真正的气质和骨骼如同凤凰般高耸,
古老的神韵仿佛像鹤一样悠闲自在。
在诗才方面我比不上聱叟和逋翁,
在画艺上也不及迂倪和颠米。
我心中有很多障碍和块垒,
只恨没有那神奇的手腕去学习荆关的技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炜如,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敬仰与自我修养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和自我追求的渴望,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修身齐家的重视。
《东金子山》是一首充满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的诗作。作者通过对高峰的攀登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目标和理想的向往。五年前的钦佩,意味着作者在心灵上的崇高追求,今天的尝试则是对理想的逐步靠近。诗中的“真气骨同鸾耸立”一语,形象描绘了理想人格的高度和气质,表现出一种向往与追求的冲动。
其次,诗中提到的古代诗人和画家,既是对先贤的敬仰,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谦逊。“我亦胸中多块垒,恨无妙腕学荆关”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恼与自我否定,他虽有志向却缺乏实现的能力,这种矛盾心理引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我的反省,也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清代文人对文化的执着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自我反省,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高峰与精神追求,展现出清代文人对艺术和人格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聱叟”指的是哪类人?
A. 画家
B. 诗人
C. 哲学家
“真气骨同鸾耸立”中的“鸾”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高贵
C. 平淡
诗人对自己的才华持何种态度?
A. 自信
B. 自省
C. 自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对《东金子山》这首诗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